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英美地区的一股颇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之所以被称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原因在于这一思潮承袭了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中清晰严谨的风格,并致力于运用分析哲学和当代实证社会科学中的种种“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虽然自19世纪延续下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若以分析哲学和现代社会科学的标准观之,这一理论在许多方面已显得粗糙,存在概念不明确、论证不严密、逻辑不连贯或表述不清晰等问题,因而他们主张运用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概念、命题和理论进行澄清和重构,使其成为一种严谨的现代学科,进而更好地解释当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种种问题。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兴起后的数十年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苏东剧变和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使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出现重大悬殊;另一方面,当代自由主义理论为资本主义的正当性竭力辩护,将资本主义描绘为人类所能向往的最理想的社会形式。面对严峻的考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寻求应对的策略,他们最终给出的解答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必须从哲学的高度对其价值和原则进行阐述”。由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纷纷将理论视域转向政治哲学研究,从自由、平等、正义等角度为社会主义价值呐喊辩护。这就是题目中“政治哲学转向”这一提法的由来。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心逐渐向政治哲学转移绝非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源。一方面,自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以来,西方政治哲学迎来了它的当代复兴,这成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关注自由、平等、正义等政治哲学主题的背景和契机。同时,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自由主义理论为资本主义做了种种新的辩护,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导向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无法坐视不理,他们对罗尔斯、诺齐克等当代自由主义者的思想进行抨击和批判,并尝试构建社会主义的或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学说;另一方面,80年代末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而资本主义却在经济、政治和社会诸方面实施自我调节,呈现出稳健的发展势头。这一切,使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尤其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前途命运,成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焦点。在他们看来,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的诸多新变化已使传统马克思主义所坚信的“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命题失去了部分事实基础,例如,经典意义上的作为革命主体的无产阶级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己无迹可寻;资源匮乏和生态危机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使得“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富足图景日趋模糊。由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的未来在可预见的时期里并不明晰,那么就不应把过多精力置于历史“必然性”上,而要从“应然性”的角度,即从道德和政治哲学的角度,为社会主义进行辩护,对资本主义加以批判,向人们论证社会主义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加正义、更加平等,也因此更值得追求的社会形式,以鼓励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对资本主义剥削的道德批判。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剥削是马克思借以揭露资本主义不正义之处的重要概念,但传统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更多地致力于解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实,而缺乏对关于剥削缘何不正当的规范依据的研究。于是他们运用分析的方法重建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规范基础,譬如赖曼、佩弗等人重建了一种以自由价值为基础的剥削理论,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强迫劳动”对工人自由的侵蚀;而罗默、阿内森等人则重建了一种以平等价值为基础的理论,并以此批判了资本主义初始分配的不公正。总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剥削思想的分析和重建,提出了清晰有力的规范依据,并以此向人们揭露出资本主义在繁荣之下所掩盖的不正当面目。
  第二,对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批判和驳斥。罗尔斯的“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和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被视为当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两大“教条”,它们分别为福利资本主义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大开方便之门。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尽管罗尔斯的自由主义理论尽可能地融入了平等价值,但他主张的平等并不彻底,其差别原则仍然为不平等留下了余地;而诺齐克的权利理论则公然为不平等的财产权辩护,甚至污蔑社会主义的平等诉求。因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罗尔斯和诺齐克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攻击,瓦解了他们为资本主义的正当性所作的辩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驳斥了自由主义的“正义”之后,还为社会主义的“正义”发声。他们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义思想为依据,提出与自由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正义观,譬如,科恩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和共享原则,尼尔森则重建了一种系统的激进平等主义理论,他们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规范价值的探讨,向人们证明了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正义、更值得向往的社会形式。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鼓舞和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和信心,他们对社会主义价值和目标的执着值得我国学习,他们的某些理论成果亦可供我国借鉴。但是,在他们转向政治哲学的研究思路中存在一个重大失误,那就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产生了怀疑,并进而抛弃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纯粹将社会主义的实现寄托于抽象的、超历史的道德辩护。寻根究底,产生这种悖谬的根源在于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偏离和对辩证法的拒斥。
  就文章内容而言,本文第一章介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潮的总体概况。本章首先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根源进行了梳理,然后阐明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征,即这一思潮的“分析的”和“马克思主义的”特征。这种关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产生和特征的研究,为接下来考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铺垫了基础。
  第二章探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的界定、背景和缘起。本章首先对这一转向的主体和内涵进行界定,析清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成员范围、他们在转向前的研究领域以及转向的具体发生;然后考察了这一转向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缘起,勾勒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的总体轮廓。
  第三章考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政治哲学研究的“序曲”,即发生于英美地区的一场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宏大论争。本章首先阐明这场论争如何构成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政治哲学的序曲,然后以四个子问题为轴对这场争论进行全景式的描绘,以揭示这场大论争中所涉及的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以及它如何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向政治哲学研究准备了条件。
  第四章考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政治哲学的第一个具体表现,即对资本主义剥削的道德批判。本章首先阐明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缺乏道德维度的判定,并厘清了他们重构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规范原则的诸种思路;然后具体考察了他们基于自由和平等两种核心规范价值对资本主义剥削所进行的道德批判。
  第五章考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政治哲学的第二个具体表现,即对当代自由主义正义观进行的批判和反驳。本章首先阐明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的批判,然后阐明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由至上主义者诺齐克的批判,最后阐明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与当代自由主义的正义观相抗衡的社会主义正义观。
  结语部分从总体上概括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给予我们的启示,对这一理论转向中诸种观点的不足、偏颇之处予以批判,并基于这一转向进行了一些拓展性思考。
其他文献
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产生不是人口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而是人口规律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生产方式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殊人口规律的集中表达。它不仅仅只具有人口-生物学的一般涵义,还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重意义;它不单描述资本主义社会被压迫阶层的经济生活的贫困,还涉及他们所处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劣势特征;它不仅仅是反映人们在分配领域所获物质生活条件
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动机引发”被看作是精神生活的基本法则。随着超越路还原思想的发展和二元论观念的消解,自然和精神的关系必须在一个新的意义得以理解:自然被理解为相对于精神而存在的,而精神则被理解为绝对的。在超越论现象学的意义上,精神生活是一切意识生活的总标题,动机引发就是在这一切意识生活中都起作用的基本规律。在作为精神生活之底层的事物感知领域,这种基本规律表现为:在动机引发的因为-所以和如果-那么的
法庭问答中的推理是关于事实发现的推理,它为完成司法审判中的三段论构造提供材料和基础。欣迪卡的“探究的询问模型”是一种事实发现或者信息探寻的推理模式,该模型既分析了推理中的逻辑步骤,也分析了询问步骤,前者是关于逻辑推论的,后者是分析如何正确地提问的。欣迪卡利用认知逻辑、询问博弈等理论成果,研究不同类型的问答。本文将基于此模型构造和分析法庭问答中的推理。另外,法庭问答主要体现于询问证人的过程中,因此还
学位
本文研究的是一个现实性极强,并且正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信任危机问题。医患信任是维持医患关系的基石,然而,如今伴随着医患关系所发生的越来越疏远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医疗机构的营利化,再加上医疗实践中发生的大量的医生无能和失职行为,人们不再相信医生会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在病人权利意识提升以及医疗纠纷剧增的背景下,医生也不再相信病人会像传统中那样尊重、信任医生。医患之间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
学位
近些年来,尊重个体权利和个人自主成为生命伦理学的重要主题。在当代生命伦理学讨论的热点中有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尊重人——尊重病人——确保其自主、权利被尊重。“有能力的成年人从法律上和道德上能够自己做医疗决定”已成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一个黄金规则,没有任何原则能与病人自主原则相提并论,同样,在这一原则的实行中没有任何原理比知情同意更占据其核心地位。同意隐含的根本原则被称为自我决定权,它不仅是一项法律制
亚里士多德《诗学》被奉为西方第一部专门系统的诗学理论著作,因其经典地位,自文艺复兴重见天日后,直到今天,学界的译疏注解及专门研究始终不辍,影响巨大。但围绕《诗学》,无论其流传历史、文本状况,文体特征、进而其内容、其意义,无不疑点丛生。特别由于《诗学》本身含混、粗略、残缺、脱漏等糟糕的文本状况,给解读和研究《诗学》带来极大的障碍。而诸如流传历史、文本状况、文体特征,虽是《诗学》研究中的例行学术问题,
学位
科学准实在论是准实在论在科学领域中的运用,它把理论属性和理论实体看作是理论的投影(projections),并在投射主义基础上解释信念的真理性和对象、事实的独立性。杰宁斯把科学准实在论作为替代引起形而上学膨胀的实在论和放弃实在论式谈论方式的工具主义的第三种观察科学的方式。科学准实在论是否真的提供了这样的方式,取决于科学投射主义是否正确,由此应该采用什么真理概念,这样的真理概念对逻辑有什么影响,这些
作为一个生活在科学世纪的哲学家,胡塞尔对科学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和反思。对于科学的基础及其可能性条件、经验的结构、科学的分界、科学解释等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胡塞尔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些深刻的哲学沉思无一不切中时代的主题,为理解科学,重建当代科学哲学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  本文以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为线索,以胡塞尔在反思科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科学论”为研究对象,在把握胡塞尔科学哲学的学
本文是对怀疑论问题和知识本性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分析这一问题,详细说明和批判从知识本性角度来回应怀疑论问题的各种尝试,并提出一种新的知识理论来解决怀疑论问题。  在问题分析部分,本文首先论证了闭合论证和不充分决定性论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闭合论证单向地蕴涵不充分决定性论证,因而就论证的可驳斥性而言,后者是一种更基本的怀疑论论证;另一方面,由于闭合论证具有高度的直觉合理性,所以就论证的说服力而言,它
学位
资本批判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开始了对资本的批判工作。然而,直到今天,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普通民众的闲谈话语中,资本问题似乎从来都不缺乏关注。特别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理论界将批判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资本逻辑之上。一时间,以资本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比比皆是,资本批判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问题之一。在笔者看来,资本批判问题之所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