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优化资金配置的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它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营运过程中,依据实际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对经营的各类资产、负债以及其相应表外业务进行计划控制与调节,使之在总量上均衡,结构上优化,从而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协调平衡,以达到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目的。资产负债管理在西方商业银行经过了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全面的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从最简单的资金集中法发展到现在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的情景动态模拟法,而且新的手段工具仍在不断涌现。市场机会分析和精确地量化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真谛。因此,模型化管理一出现,便在西方商业银行中广为运用。在我国,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方向将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对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已开始步入了正轨,所以借鉴吸收国外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当前虽然众多学者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以及方法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是现阶段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模型化管理的研究还远不多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实际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定量分析研究的更少。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情况,选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模型化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模型化管理的发展过程和方法,研究每一模型建立的思想、方法和具体应用。为使模型化管理能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有效地应用,联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与西方商业银行有较大差别,笔者对西方商业银行所惯用的模型进行了某些修正和改进,同时对流动性需求的管理,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模型,并对每一种模型的优势和缺陷进行了论证分析。这便是作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所在。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为了能给文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WP=3>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也详细地分析了资产负债管理的一般原理。其次,本着遵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本文分别研究能体现每一原则的模型。盈利性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来体现,流动性用季节流动性需求时间序列模型刻画,安全性便通过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存续期缺口模型、净投资组合价值模型来衡量。同时对每一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每一模型存在的缺陷。最后,着重分析了在我国实行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特征,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现阶段的对策,并指出模型化管理应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结构上共分四部分,按上述的思路分别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前言,定义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区分出它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异同。指出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的科学自律管理,是企业管理科学与银行经营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本质上是宏观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监管的一种手段,是政府作为一个外部实体介入并代理市场对银行业施以管理的结果,所以两者有其不同的管理目标、内容以及手段。同时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资产负债管理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微观基础,两者在总体内容方面有许多交叉之处,双方都要保持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模型化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近几年的新发展,它采用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一些数学模型,辅助于计算机程序来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应用此方法商业银行能够对其资产和负债的市场机会收益和风险进行精确地量化管理,这正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精髓,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由于体制和市场环境的限制,以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实施起步不久,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中产生了众多偏差,误以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资产负债管理,管理方法仅仅局限于各种指标的简单控制,手段也落后,效果自然难尽人意,使得工作消极被动,丧失了大量的盈利机会。因此,加深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解认识,改变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迫切要解决的问题。<WP=4>第二部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概述。随着银行经营条件的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也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具体说,主要有以下五种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商业性贷款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而存款是随时可以支取的,因此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银行的贷款业务应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而能自动清偿的贷款。(2)资产转移理论,它认为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购买那些信誉高、期限短、易于转让给其它贷款人或投资人而变成现金的资产,只要银行持有能随时在市场上变现的资产,其流动性就有保证。(3)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无论是贷款或证券的变现能力,都是以未来收入为基础的,即使是长期贷款,只要有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保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