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点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有利条件,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国现行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能向天然气消费者和供应者传递正确的价格信号。随着中国大规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国内市场天然气价格与进口天然气价格相差悬殊,以至于导致资源配置困难,进而导致进口天然气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政策难以出台,都说明中国现行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已不能适应天然气工业与市场的发展形势,需要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本文以如何解决国产气价格与进口气价格差异悬殊给国内市场天然气定价带来的难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工业定价的一般性规律、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存在或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欧美天然气工业与市场发展、发育成熟国家在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及价格管理演变的一般趋势、在现行政府定价模式下解决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问题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采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或可行性。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在现行政府定价模式下解决中国天然气价格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二是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形成价格在近期不具可行性;三是在中国对新增供气量的天然气批发价格通过谈判方式形成已具备了相当条件。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制定天然气价格政策时参考:一是对新增供气量的天然气批发价格由供需双方通过谈判方式形成,对业已形成的供气量即存量气的价格由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实行必要的控制,以此作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基本政策;二是培育竞争,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创造条件。培育竞争的最好做法是在天然气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鼓励新的投资者进入,为达到此目标,政府应努力引入竞争机制,并提高投资环境对新投资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