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但近两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故的背后,是对无辜消费者的伤害。何时消费者主权时代能够真正到来?何时经营者能将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定位于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上,能让消费者始终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支配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如何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如何更好的保护食品消费者的权益?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了食品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我国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把利剑,让更多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保护。但这部法律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继续完善立法及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对我国现阶段预防和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保护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基础问题概述。在对食品、食品安全、消费者及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的含义进行探讨界定的基础上,论述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的各项权利,结合实例分析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利受侵害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首先综合论述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现状,然后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食品安全”概念的法律界定存在缺陷、风险预警机制尚不健全、分段监管体制的不足、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明显滞后、问题食品召回制度的不完善、监管部门责任的缺失、消费者的维权和救济制度不完备、相关配套制度缺失。第三部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针对前面分析的问题,提出保护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若干建议,主要包括:严格界定食品安全的概念;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健全食品消费风险预防机制;改进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完善问题产品的召回制度;完善消费者的维权和救济制度;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努力,为我国食品安全研究和食品安全的立法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国家立法、执法及司法提供参考,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