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没有它,就没有一切”。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矿山开采中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由土壤污染引发的人类健康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是由于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物体或水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正是因为土壤对于人类的生存有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对土壤污染防治及其修复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过去的30年期间,欧美等国在该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在“十五”期间才得到重视,相继出台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修订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首先简要的阐述了上壤污染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了土壤污染防治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目前我国上壤污染整治现状入手,重点探究了上壤污染修复土壤的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风险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模型。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推荐我国土壤修复技术框架,尽快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健康发展。最后对我国土壤污染整治和管理提出建议——基于风险评估的土壤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