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在未经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nucleot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区的第181位氨基酸位点(rtA181)突变的检出率,并探讨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前瞻性观察其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未经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入组,入组后对其进行个体化抗乙肝病毒治疗。分别在入组后的第0、3、6、9、12、15、18、21、24、27、30个月时,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BV RT区公认的10个耐药位点,包括rtA181位点。同时对Sanger测序法检测出存在rtA181位点突变的患者进行随访,进一步使用探针捕获测序法对其血清中的HBV进行测序。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血清中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等,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HBV RT区耐药位点突变的检出率:共有233例符合条件的患合入组,71.7%(167/233)患者感染的HBV为B基因型,28.3%(66/233)为C基因型,共有8例患者检测出预存HBV RT区耐药位点突变,其中以rtA181T位点突变为主。检测出的HBV预存耐药位点突变分别为rtA181T(5/233,2.15%),rtM204V/I(2/233,0.86%)和rtL80V(1/233,0.43%)。2)预存HBV rtA181位点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5例预存rtA181突变的患者均为HBeAg阳性及HBV C基因型,HBV DNA水平范围为4.82至8.26log10IU/ml;HBsAg定量范围为3.03至4.34 log10IU/ml。按是否存在预存rtA181位点突变,将患者分为两组发现,C基因型的HBV发生预存rtA181T突变的概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HBeAg状态、HBV感染家族史、肝硬化等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预存HBV rtA181T突变的CHB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HBsAg定量水平并未见明显下降。3)HBV探针捕获测序:在宿主体内rtA181T突变株常常与无该位点突变病毒株共存,经抗病毒治疗后,rtA181T突变株占病毒总数的百分比呈动态变化。4)预存rtA181位点突变的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有2例患者达病毒学应答,另外2例患者HBV DNA水平有所下降,但未达病毒学应答。5)在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新出现5例患者发生HBV rtA181位点突变,分别为rtA181T+rtN236T、rtA181T、rtA181V、rtA181T、rtA181T。经过个体化的加用其他NAs或继续维持ETV治疗,5例患者均达到病毒学应答。6)严重的肝脏疾病:1例预存rtA181T突变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水平逐渐下降,在随访至24个月时,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结论:在未经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中,HBV rtA181位点突变有一定的检出率。与HBV B基因型相比,C基因型可能更容易发生rtA181位点突变。然而目前对于存在rtA181位点突变的CHB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