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的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翻译——以美国总统演讲辞中的隐喻翻译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za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及其翻译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对隐喻从不同方面所做的研究也形成众多流派。随着近几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繁荣,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及其翻译。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人类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于政治演说家常大量使用隐喻来影响人们的认知,达到其政治目的,政治语篇中的隐喻也渐渐吸引了学者们的目光。虽然政治语言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但大部分研究角度多从修辞学,语用学等出发,从认知角度解释政治语言中隐喻翻译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以莱柯夫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美国总统演讲辞中使用的隐喻进行了总结归纳,经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美国总统演讲辞中使用的主要隐喻有:旅行隐喻,有机体隐喻,战争隐喻,家庭隐喻,商业隐喻,宗教隐喻等。并结合汉语政治语篇中的所出现的隐喻语料,对这些隐喻的映射过程进行认知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旅行隐喻,有机体隐喻,战争隐喻,家庭隐喻是中英政治语篇中共有的,而商业隐喻和宗教隐喻则是英语政治语篇中特有的。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采用纽马克对隐喻的翻译观点,结合曼代布立德提出的"认知翻译假设",以美国总统演讲辞中的隐喻及其译本为语料,探讨了政治语篇中所使用的隐喻翻译策略,得出以下结论: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翻译应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是"相似映射条件"(SMC),旅行隐喻,有机体隐喻,战争隐喻,家庭隐喻适应这一翻译条件,可采用直译的翻译法:二是"不同映射条件"(DMC),商业隐喻和宗教隐喻适应这一翻译条件,可采用改编和释义的翻译法。
其他文献
《船讯》(The Shipping News)是安妮·普鲁(E.Annie Proulx)荣获1994年普利策奖的作品。故事围绕一个名叫奎尔的城市边缘人展开。主人公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打击,直到他中年时迁往纽芬兰岛开始新的生活。整个故事结束于奎尔的重生,然而,由于小说的结尾中有很明显的黑色幽默意味,故而引发了关于普鲁写这部小说之意图的不同猜想。本研究旨在用"凝视"理论阐释奎尔自异化到重生的整个过程,
学位
期刊
本研究从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出发,以JaneEyre的两个汉译本,即李雾野和黄源深的译本为个案,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原文本的阐释、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的主体性如何得以发挥以及译本语言的历史性问题。  基于哲学阐释学"理解的历史性"、"偏见"和"视域融合"等相关理论,本研究采取定性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具体实例出发,通过归纳演绎来对比和分析两个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得以发挥且译本语言如何体现其历史
学位
会议
期刊
随着电脑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外贸电子邮件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外贸信函、电报、传真等媒介,成为外贸交往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交流媒介。近年来,学者们对外贸函电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贸函电翻译及教学方面,也有少数学者研究外贸函电在词汇、句法、语篇等不同层面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现象,如模糊语的使用、礼貌策略等。然而,仅从语言表层现象来研究外贸函电是不够的,不能充分体现这一实用体裁在外贸交流中的作用;前人
学位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