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双碳”目标下,新基建的提出为经济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为响应“十四五”号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围绕着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新基建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背景及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其次,从多方面界定了新基建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了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机制。基于中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双碳”目标下,新基建的提出为经济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为响应“十四五”号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围绕着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首先,基于新基建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背景及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其次,从多方面界定了新基建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了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机制。基于中国2006-2020年省份面板数据,使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全局GML(Globe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指数。根据得出的结果,从多角度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合理论构建面板双固定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一步从信息基建、创新基建及融合基建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强度,并对模型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在机制分析中,将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及资源配置作为中介变量,探究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通过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进一步验证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得出以下结论:(1)全国总体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断升高,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大于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是碳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动力源泉;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碳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且差异不断增加。(2)新基建能够促进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即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提高技术效率,双重驱动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信息基建、创新基建、融合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3)东部地区新基建对碳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新基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4)新基建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这三条路径提高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而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效率则体现在促进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Cox比例风险模型在生存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利用风险函数研究变量与生存函数间的关系,初步处理存在删失情况的生存数据,但实际生活中的数据通常不满足Cox比例风险假定。针对这类数据,引入部分线性可加Cox模型,实现对时依协变量的变量选择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1)通过B-样条曲线拟合部分线性可加Cox模型中的非参数部分,将模型中未知分量函数选择问题转变为处理线性组合中选择系数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势头高涨,新冠疫情的冲击挥之不去,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从国内环境看,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和新阶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运而生。2020年5月14日,中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来源非常多元化的数据.为了发掘与利用数据的潜在价值,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构建各式各样的统计模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的增加使得诸如分层数据这样具有复杂结构的数据出现.目前关于分层数据的研究聚焦于模型的推广:从分层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到分层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虽然,上述模型拓宽了数据的应用范围.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下:上述模型中的数据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发展态势作出的重要科学判断和重大战略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国内与国际各自形成一个小循环的同时,两者之间也必须形成一个大循环,小循环保障大循环的运行,大循环推动小循环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双循环,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发展格局的确定是由国内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环境共同决定的,是中国寻求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作出的战略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注重发展绿色金融,合理运用金融、财政及税收政策等措施来有效应对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因此,论文选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展开了测量和研究,进一步的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效应展开评估。首先,论文对国内外有关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政策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将所涉及
长江流域经济带在改革开放40多年间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国际贸易形势压力等不稳定因素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干扰。城市经济韧性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对经济不稳定因素的抵御和抗干扰的能力。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实现经济高水平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命题。制造业产业链的安全稳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其集聚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因此,长江流域经济带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关系值得研究探索。本文
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资源,其特点之一是空间位置相对固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人民生活的物质质量不断提升,由此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较快,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道路硬化面积持续增加,农村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被动缩小,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持续优化土地空间利用格局,以提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率。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着资金流向虚拟经济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而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比例持续减少的问题,经济呈现出“脱实向虚”,实体经济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同时我国着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
对称非负矩阵分解SNMF(Symmetric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作为一种基于图的聚类算法,能够更自然地捕获图表示中嵌入的聚类结构,并且在线性和非线性数据上获得更好的聚类结果,但对变量的初始化比较敏感。另外,标准的SNMF算法利用误差平方和衡量分解的质量,对噪声和异常值敏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集成学习视角下,提出一种鲁棒自适应对称非负矩阵分解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