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信贷风险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机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比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以致银行信贷风险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最大隐患。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质量、加强贷后管理环节,使软肋变强项,并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下,有效防范和管理信贷中的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和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信贷风险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积累直至发生的渐进过程。欲对其进行管理须先界定其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贷付息协议致使信用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最大风险;信贷风险存在两类主要表现形式,一是贷款信用度低,还贷意识差,二是贷款抵押、保证流于形式。以上两点清楚之后,即可对信贷风险进行分类,遵照通常的分类方法,即以风险为基础的方法,将其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五大类,此五大类亦分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信贷风险本身存在差异,其载体-各类金融机构则更为迥异,而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农村信用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贷风险是其固性,其信贷业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信贷的特殊企业,既有别于商业化经营(如农业银行),又不同于政策性经营(如农业发展银行),其性质是特殊的,其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也具有特殊性,存在很多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殊风险,包括决策性风险、制度性风险、资金流失风险、投向性风险和规模性风险。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将进一步暴露,这些问题正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桎梏。
当前,作为当代农村产业发展支柱力量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承担着绝大部分的信贷支农任务,农村信用社贷款已成为广大农民筹集生产、生活资金的主要渠道,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基础差、底子薄弱和体制特殊等问题的暴露,使得其对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的风险也逐步开始显现并且日趋成为诸多风险中最主要的一种。因此,对于信贷风险的防范已然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形成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可以概括为客观环境因素和体制障碍因素两大类,其中客观环境因素又包含三个方面:农业生产的多灾性、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和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农业生产的多灾性直接影响着信贷风险率的增长;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农村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很不健全等方面;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表现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主要是农村中的中小企业,其前身即为转制前的乡镇(村)企业,而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体制障碍因素包含四个方面:历史包袱过重、政府干预不当、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和司法救济不足。历史包袱过重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成为国有农行的基层机构,必须承担政策性的支农任务;政府干预不当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地位的特殊性,其信贷业务在经营活动中,很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不当干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表现在: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但是在具体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却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司法救济不足则包含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力,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严和司法行为不规范、地方保护意识等方面。内部原因同样可以概括为四大类:机制管理因素、信贷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资产质量因素。其中机制管理因素和资产质量因素较为复杂,都还包含三个方面,罗列如下:前者包含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机制不到位、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监督约束机制缺乏;后者包含不良贷款盘活压力大、信贷品种单一和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够真实。信贷人员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信用社忽视了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信贷人员本身业务素质不高;技术因素主要表现为农村信用社硬件或软件条件都和一般商业银行差距极大及信贷风险的管理大多处于非系统化水平。
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农村信用社与国内商业银行以及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全面的开放,是否能有效地对信贷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是决定竞争力高低,决定经营能力高低的关键和核心,要求有效地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构架和体系,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风险指标进行简单地统计分析。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如果仅仅对单一的风险进行管理,而不从系统的角度和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面临复杂因素构成的风险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农村信用社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全面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作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农村信用社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构建此管理体系的原则应包括一致性、独立性评价、全面性和稳健性;制定此管理体系策略包含坚持市场定位,立足服务“三农”、和信贷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两点;此管理体系的步骤如下: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估、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测量和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包含实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贷款企业信用评级和理解信用评级与贷款五级分类的关系三方面;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应包含控制贷款集中度风险、严格控制关联企业的贷款风险和加大对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和责任追究力度三方面;构建此管理体系基础设施须包含规范健全信贷业务制度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信贷风险监督机制、建设一支专家型的信贷风险管理人才队伍、成立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机构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等;营造农村信用社良好信贷环境亦包含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一致、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和重塑员工风险文化等。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来论述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第一章,概述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背景及现况;第二章,介绍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及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特殊性;第三章,着重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第四章,介绍农村信用社全面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及流程;第五章,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提出建立农村信用社全面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