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l thyroid carcinoma, D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0%。肿瘤主要通过血液和淋巴转移到其它部位,在此过程中,肿瘤首先形成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的形成为肿瘤细胞进入血流发生转移提供了条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迁移最重要的刺激物。已有研究表明甲状腺癌中血清VEGF (?)勺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本实验通过对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131I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及131I治疗前有转移和无转移两组之间血清VEGF的差别,探讨DTC患者检测血清VEGF水平在131I治疗中的效果评定及在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核素治疗室行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共80例,年龄9-70岁,平均年龄42.3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51例。所有患者均已经手术甲状腺切除且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76例(95%),滤泡状癌4例(5%)。所有病例均经体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包括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血小板异常等影响VEGF水平的疾病。131I治疗前、后常规检测FT3、FT4、TSH、Tg、TgAb。131I治疗后5~7天常规行ECT全身扫描显像检查。根据131I治疗后5~7天全身ECT扫描显像结果作为判断转移标准,把上述病例分成有转移和无转移两组。有转移组34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31例,纵隔淋巴结11例,肺部转移5例),无转移组46例。分别于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5天清晨空腹抽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疾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VEGF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131I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及““I治疗前有转移和无转移两组之间血清VEGF水平有无差异。结果:1.131I治疗后血清VEGF的水平为356.46±225.11pg/ml,明显低于131I治疗前血清VEGF的水平(394.89±260.65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1I治疗前有转移组血清VEGF的水平定量检测值为374.95±265.30pg/ml,无转移组血清VEGF的水平定量检测值为:409.62±259.11p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对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131I治疗后血清VEGF的水平明显低于131I治疗前血清VEGF的水平,说明:1.DTC患者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评估131I治疗疗效有一定的意义。定期监测血清VEGF变化可能成为判断DTC患者131I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2.血清VEGF对判断分化性甲状腺癌有无转移尚不能提供有意义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