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秭归县位于鄂西山区长江西陵峡畔,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库区坝首第一县,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坡地耕种,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生态危机,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生活、财产安全和三峡水库的长治久安。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障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党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将秭归县列为退耕还林工程第一批试点县。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和根本点。工程自试点以来,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在秭归已经顺利实施7年,现有14个乡镇的461个村(场),91 583个农户参加,累计完成造林任务19 918.31hm2。国家及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工程建设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社会各界迫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在分析秭归县2000-2006年退耕还还林工程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选取秭归县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区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区坡耕地生态效益为对照,对秭归县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客观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研究森林生态效益类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在科学、系统性、针对性的原则下,将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类型界定为:水源涵养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良土壤效益、固碳释氧效益等4种类型。2、以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现有计量评价模型为基础,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建立了一套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模型,并对秭归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进行了实物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秭归县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每年涵养水源量为1 458 053.98 t/a,其中拦截降水557 177.51t/a;增加地表有效水343 698.96 t/a;净化水质557 177.51t/a。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为65 846.76t,防止泥沙淤积15 232.53t,减少土壤有机质、土壤中N、P、K的损失量分别为600.64t、30.25t、100.83t和919.27t。由于森林所产生的枯落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量为3 288.52t,其中有机质3156.63t、全N92.64t、全P 8.01t、全K 21.24 t。森林进行光合作用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3 234.68t,放出氧气9 743.31t。3、采用西方经济学中效应价值论为基础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对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货币化分析,秭归县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所产生生态效益的价值总量为355.36万元,其构成情况如下: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为48.87万元,其中蓄水效益的价值为19.26万元,增加地表有效水的价值为11.56万元,净化水质价值为18.05万元;水土保持效益的价值为106.6万元,其中固土效益价值为1.21万元;防止泥沙淤积价值为4.11万元,减少土壤肥效损失价值为101.28万元;改良土壤效益的价值为13.82万元;固碳释氧效益的价值为186.07万元,其中固碳价值为92.84万元,释氧价值为93.23万元。4、在秭归县退耕还林9种生态效益中,所占生态效益价值总量比重的大小依次是:保肥效益(28.05%)>释氧效益(26.24%)>固碳效益(26.13%)>蓄水效益(5.42%)>净化水质效益(5.08%)>增加地表有效水效益(3.25%)>改良土壤效益(3.89%)>防止泥沙淤积效益(1.16%)>固土效益(0.34%)。5、采用专家打分法、头脑风暴法和会内会外法等方法,在三峡库区首次建立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三层组成:第一层为目标层,即退耕还林综合生态效益;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生物效益、土壤改良效益和水文生态效益;第三层为具体指标层,包括:植被覆盖率、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N含量、土壤全P含量、土壤全K含量、土壤侵蚀模数等11项指标。6、退耕还林工程综合生态效益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类型的综合生态效益均大于坡耕地,其综合生态效益模糊综合评价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生态经济型复合模式>生态林模式>经济林模式>农耕地;根据生态效益评价分级标准可知,生态经济型复合模式和生态林模式综合评价等级为Ⅱ级,评价结果为“良”,经济林模式综合评价等级为Ⅲ级,评价结果为“中”等,接近“良”,而坡耕地的评价等级为Ⅳ级,评价结果为“差”。结果表明秭归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提高林草覆盖率、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生态效益。7、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退耕还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价结果表明,以生态型经济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效果最好,应在三峡库区扩大示范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