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歧视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也不能避免。平等作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其重要性对于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不言而喻。促进平等就业作为平等在就业领域的延伸,关系着广大劳动者能否体面劳动,甚至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不管是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也好,还是世界各国也好,都在立法中强调劳动者应当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权,都规定了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自由地选择和接受工作的权利。平等就业和就业歧视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促进平等就业,就意味着要加强反就业歧视。当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被就业歧视侵害时,就需要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对该种行为进行规制,所以,研究出一套符合我国特色的平等就业制度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所说的就业平等,不仅仅只是追求就业结果的平等,还要考虑到整个就业过程的平等。由于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许多新型问题的产生很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增,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问题也是有增无减。如何探索解决就业领域产生的不平等,不仅是党和政府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更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应当关心的话题。本文立足于保障广大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一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国外平等就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读我国现阶段的平等就业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企图在立足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之上,能够探索出一套能在我国当前国情环境中生长的平等就业制度。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组成,正文部分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简单地概述了平等就业的相关理论知识。首先从就业与平等就业的概念为切入点,进行了相关理论探讨;其次,对平等就业的判断标准和性质进行了简单阐述;最后简单阐述了建立平等就业保障法律制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概括了我国平等就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介绍了从建国初期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相关保障平等就业的法律制度。第三章主要是介绍了我国当前对几类特殊人群平等就业的法律保障。该章较为深刻地分析了我国目前几类特殊人群由于身处劣势地位而遭受用人单位歧视的现象,并根据问题提出了对特殊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倾斜,即合理区别对待。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平等就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遵照“依据——主体——内容——形式”的模式对现有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五章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中关于平等就业制度的实践成果,通过对英美等过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对我国构建平等就业制度有益的几点启示。第六章提出了几点我国平等就业制度的完善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在第三章中从四大方面提出的问题,通过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吸收国外优秀经验,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