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丙泊酚(propofol)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激活GABAA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A,GABAA)。在使用麻醉深度监测辅助全身麻醉时,脑电监测尤其是前额叶皮层的脑电监测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在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时,会在额部监测到α节律的变化。那么,丙泊酚是否能够在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丙泊酚(propofol)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激活GABAA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A,GABAA)。在使用麻醉深度监测辅助全身麻醉时,脑电监测尤其是前额叶皮层的脑电监测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在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时,会在额部监测到α节律的变化。那么,丙泊酚是否能够在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区域通过影响GABAA受体从而产生α节律的改变呢?本研究设计实验尝试结合行为学观察丙泊酚在全身麻醉后在大脑前额叶皮质产生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变化,以及探索GABAA受体在丙泊酚麻醉后对PFC区域脑电信号(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的影响。方法:1、随机选取90只野生型C57 BL/6小鼠,使用5 mg/kg、7.5 mg/kg、10 mg/kg、12.5 mg/kg、15 mg/kg、17.5 mg/kg、20 mg/kg、22.5 mg/kg、25mg/kg的剂量进行尾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i.v.)。使用翻正反射消失(LORR,loss of the righting reflex)评估小鼠的麻醉深度,使用翻正反射恢复(RORR,return of the righting reflex)作为评估小鼠麻醉觉醒参考。测量并计算出小鼠LORR的半数有效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50)。同时使用翻正反射评分评估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同时记录小鼠脑电图改变。2、使用生理盐水、2mg/kg和4mg/kg GABAA受体抑制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进行干预,同时在三组再分别给予0.5×LORR EC50,0.75×LORR EC50,EC50,1.25×LORR EC50,1.5×LORR EC50,1.75×LORR EC50浓度的丙泊酚。观察该条件下丙泊酚的起效浓度、小鼠麻醉觉醒时间、行为学以及脑电图的改变。结果:1、小鼠尾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能够100%发生LORR的剂量为17.5mg/kg,经计算剂量-效应曲线后得到小鼠丙泊酚尾静脉注射后50%发生LORR的剂量12.24mg/kg。随着丙泊酚药物浓度的增加,小鼠在麻醉过程中,运动抑制先于感觉丧失的出现。在丙泊酚给药浓度为15mg/kg时,相比基础情况,丙泊酚在麻醉后可以使得小鼠PFC区域α节律的功率增强。2、当丙泊酚给药浓度为6.12mg/kg、9.18mg/kg、12.24mg/kg、15.3mg/kg、18.36mg/kg、21.42mg/kg时,生理盐水组、荷包牡丹碱2mg/kg和荷包牡丹碱4mg/kg各组间觉醒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n=6,P>0.05)3、荷包牡丹碱可以降低PFC区域α节律的功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当丙泊酚给药浓度为12.24mg/kg时,生理盐水对照组、荷包牡丹碱2mg/kg组和荷包牡丹碱4mg/kg组α节律功率分别为(23.21±0.77)d B、(21.25±0.27)d B、(18.02±0.49)d B,且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n=6,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丙泊酚可以使得大脑额叶皮层直接发生α节律能量改变;通过使用GABAA受体特异型抑制剂荷包牡丹碱,初步证明丙泊酚可以通过作用于前额叶GABAA受体进而导致前额叶区域内α节律能量的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最具侵袭力的原发性脑肿瘤。缺氧和抑制性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使GBM对常规治疗方式都不敏感。研究证实细菌介导的纳米材料具有靶向缺氧的肿瘤组织、调节TIME的作用,有望突破传统治疗模式下的瓶颈,但目前制备细菌介导的纳米材料的过程复杂。本实验旨在运用RADA32-蜂毒肽多肽
目的:探究肿瘤血管破坏剂CKD-516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和潜在机制。此外,通过构建VX2兔肝癌模型,探究血管破坏剂CKD-516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肝癌的效果和机制。材料和方法:体外实验:常规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的CKD-516与不同的作用时间对HepG2细胞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CKD-516
目的1.探究视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介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机制;2.探究小胶质细胞Sirt1是否能够减轻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3.探究Sirt1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本研究选用视神经夹持建立动物视神经损伤模型,使用年龄8周左右C57BL/6成年雄性野生型小鼠与小胶质细胞Raptor特异性缺乏型小鼠进行实验。依据不同组别要求给予小鼠白藜芦醇灌胃或L-亮氨酸腹腔及
目的:替拉扎明(Tirapazamine,TPZ)是一种有前途的低氧选择性细胞毒药物,可与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协同杀伤肝癌。本研究探索采用载TPZ微球栓塞是否能增强TPZ与TAE对肝癌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制备载TPZ的Calli Spheres微球(TPZ-loaded Calli Spheres microspher
目的:探索KDM4C对肝癌的生长增殖、迁移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分子机制,为肝癌诊疗提供可能的分子标记物。方法:1)通过数据库分析KDM4C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m 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KDM4C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的蛋白水平;2)使用Si RNA沉默技术敲低KDM4C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增殖实验和Ed U实验检测KDM4C对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3)通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前后ct DNA和TCR的动态变化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30例接受头部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在基线期、治疗后24小时(T0)和28天(T28)采集脑脊液和外周血。使用高通量测序检测这两种体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和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序列。【
目的:肿瘤标志物的缺乏和高复发率使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成为全球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且多数患者确诊时为晚期,并不适合手术切除。随着肝癌治疗手段愈加多样化,目前放疗被视为转移性肝癌和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且可显著改善其临床预后。然而,肝癌细胞所具有的抵抗放射治疗的作用限制了放射治疗的效果。因此,为临床放射治疗反应不佳的肝癌患者群体探究高效的干预手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是由各种风险因素所致的肝窦内皮细胞损伤(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LSEC)为基础最终发展至肝窦阻塞引起窦后性门脉高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腹水、疼痛性肝肿大和体重增加。该病合并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目的:目前还没有关于长链TSLP对脓毒症脑病的影响的研究,本实验目的为探究长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是否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脑病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10 ng/ml LPS刺激小胶质细胞2h、4h、8h、12h、24h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
目的:由于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功能和机制尚不明确,探究TSLP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方法:选择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10 ng/ml的LPS诱导巨噬细胞24h建立巨噬细胞M1极化模型;采用10 ng/ml的IL-13诱导巨噬细胞24h建立巨噬细胞M2极化模型。给予外源性TSLP和OX40L的抑制剂LY294002,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