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术中应用不同剂量的帕瑞昔布钠对全麻病人术中舒芬太尼输注速度的影响,旨在探讨帕瑞昔布钠通过降低疼痛对机体的刺激,降低术中舒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减少麻醉期间舒芬太尼的用量,降低舒芬太尼围术期并发症,为临床麻醉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妇科肿瘤拟行广泛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静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组(Ⅰ组)、静注帕瑞昔布钠1Omg组(Ⅱ组)、静注帕瑞昔布钠20mg组(Ⅲ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组(Ⅳ组)。所有病人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术前30分钟均肌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lmg。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用Marquette egale-3000多功能监测仪持续监测MAP.HR.SPO2、ECG等。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1mg/kg、舒芬太尼0.4ug/kg、丙泊酚1.0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面罩加压给氧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为8ml/kg,频率12次/分。微量泵输注丙泊酚(6mg·kg-1·h-1)+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0.15mg·kg-1·h-1)麻醉维持。手术开始后维持Narcotrend指数在D2阶段至少20分钟后,Ⅰ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ml,Ⅱ、Ⅲ、Ⅳ组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帕瑞昔布钠l0mg、20mg、40mg至5ml,另选一静脉通路给药,根据Narcotrend指数调整舒芬太尼的输注速度,使其维持在D2阶段,于T0(给药前即刻)、T1(给药后5分钟)、T2(给药后30分钟)、T3(给药后2小时)记录病人的MAP、HR、SPO2及微量泵输注舒芬太尼的速度。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时间序列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在各个时间点组内、组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输注速度的比较:Ⅳ组和Ⅰ、Ⅱ、Ⅲ组组间比较,T0、T1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组内组间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组内T2、T3分别与T0、T1时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刻比较,T0、T1时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可以明显降低全麻病人术中舒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减少麻醉期间舒芬太尼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