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孢噻呋钠是兽医临床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一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噻呋钠杀灭大肠杆菌后会释放内毒素(又称脂多糖,LPS),内毒素蓄积是否会造成复合型肝损伤,且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肝脏损伤后,头孢噻呋钠可能会在畜禽体内大量蓄积,造成药物残留,继而导致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雏鸡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筛选,建立了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雏鸡肝损伤模型,并采用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进行干预,以研究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具体内容如下:一、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的制备与分析:取岷县当归,按《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制备得到当归不同炮制品,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当归不同炮制品粗多糖,除蛋白,透析得精制多糖。当归不同炮制品粗多糖得率为:酒当归6.46%>油当归5.36%>生当归5.25%>土当归5.04%>炭当归4.44%,精制后酒当归多糖得率最高为3.24%,生当归最低为1.92%。二、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模型的筛选:分5批共购买1日龄蛋鸡350羽,自由采食及饮水,分别开展了头孢噻呋钠所致鸡肝损伤剂量与造模时间筛选、LPS诱导鸡肝损伤剂量筛选、头孢噻呋钠与LPS单用和联用致鸡肝损伤的研究、头孢噻呋钠联合不同来源LPS致鸡肝损伤的对比研究和头孢噻呋钠联合自制LPS致鸡肝损伤时间点与剂量的重复性筛选研究共5批次动物试验。试验结束后观察各组鸡精神状态,采血并制备血清,检测肝损伤相关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剖检取肝脏后置于10%的福尔马林固定,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不同剂量组鸡血清ALT和AST显著升高(P<0.05),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病变,表现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当LPS剂量为2、4、6 mL/kg时鸡血清ALT和AST显著升高(P<0.05),LPS(2 mL/kg)组肝细胞损伤较轻,LPS(4 mL/kg)组肝细胞发生明显的空泡变性与脂肪变性,肝损伤较重,LPS(6 mL/kg)组肝细胞坏死严重,基本无完整细胞,鸡只部分出现死亡现象。因此基于临床头孢噻呋钠常用剂量,并结合LPS筛选结果,确定头孢噻呋钠与LPS联合复制肝损伤模型的剂量依次为5 mg/kg/d与4 mL/kg。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时间点与剂量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剂量为4 mL/kg时,在6 h与48 h时的鸡肝损伤较为明显。三、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干预效果研究1.生当归多糖剂量筛选与干预效果研究: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当归多糖低、高剂量干预组,各干预组灌服不同剂量生当归多糖,1次/d,连续10 d。按照前期筛选方法造模,造模后6 h、48 h采血并剖检取肝脏。结果显示,生当归多糖高剂量干预组(0.2 g/kg/d)防治肝损伤效果较好。2.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自制LPS致鸡肝损伤的效果研究: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各炮制品多糖低、高剂量干预组(0.125、0.25 g/kg/d)。各干预组灌服不同剂量当归各炮制品多糖,1次/d,连续10 d。按照前期筛选方法造模,造模后6 h、48 h采血制备血清,剖检取肝脏。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Low density lipoprotein),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头孢噻呋钠联合LPS引起的肝损伤,主要表现为降低AST、ALT、γ-GT与MDA等含量,升高SOD、T-AOC等水平,修复肝细胞损伤等,综合来看当归炭多糖和土当归多糖防治肝损伤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