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64层螺旋CT脑灌注及头颈部血管成像联合扫描技术探讨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及头颈部血管成像联合扫描技术。方法:收集84例来我院行头部增强扫描及头部或颈部血管成像患者,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其中头部增强患者20例,头部血管成像患者32例,颈部血管成像患者32例。20例头部增强患者先用4ml/s速度注入30ml造影剂(优维显370 mgI/ml),15ml生理盐水作Test-bolus扫描,计算时间-密度曲线(TDC),然后以同样速度注入70ml造影剂(优维显370 mgI/ml),30ml生理盐水作Test-bolus扫描,得到的时间-密度曲线与前次比较;64例头部或颈部血管成像患者,以4ml/s速度注入20ml造影剂(优维显370mgI/ml),15ml生理盐水作Test-bolus扫描,计算64例头部或颈部动脉、静脉血管达峰时间。结果:头部增强患者小剂量与大剂量造影剂血管达峰时间相差8s。头部动脉达峰时间为19.6±2.6s,静脉达峰时间为25.7±3.2s;颈部动脉达峰时间19±2.8s,静脉达峰时间为26.6±3.1s。头部与颈部动脉血管达峰时间相差大约0.6s,头部动脉与静脉达峰时间相差大约6.1s,颈部动脉与静脉达峰时间相差大约7.6s。结论:CTP-CTA联合扫描,通过灌注扫描时小剂量造影剂估计大剂量造影剂血管达峰时间,大剂量造影剂血管成像时延迟时间为小剂量造影剂血管达峰时间加8s;头部动脉与颈部动脉达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头颈部血管联合扫描时,监测头部或颈部动脉血管达峰时间均可;在作头颈部静脉扫描时,需在动脉血管达峰时间基础上延迟约6s。第二部分多层螺旋CT脑灌注及头颈部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探讨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及头颈部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方法:收集来我院行头部CT灌注成像患者65例,其中正常者35例,异常者30例,分别选择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作为输入参考动脉,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正常人任意选取一边测定脑灰质、白质及基底节区灌注参数,有明显梗死区的患者测量梗死区及梗死区对侧正常脑灰质及白质灌注参数。结果:灌注图像后处理过程中,35例正常人当输入动脉分别为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输出静脉均为上矢状窦时,所测量正常脑灰质、白质及基底节区灌注参数均一致;30例有明显梗死区患者当输入动脉未见明显狭窄,选择不同的输入动脉如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输出静脉均为上矢状窦时,所得到的正常脑灰白质及梗塞区域灌注参数也一致。结论:脑灌注图像后处理中,对于正常人,可以选择任意较大动脉作为输入动脉;对有异常灌注区,血管没有见到明显狭窄时,同样可以选择任意较大动脉作为输入动脉;但有单侧大动脉血管明显狭窄时要尽量选择正常的大脑前动脉作为输入动脉。头颈部血管后处理须熟悉各种重建技术并综合应用,以期更好显示病变血管和不遗漏病变。第三部分正常成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脑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正常成年人,常规头颅CT平扫后,选取基底节及其相邻层面行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图像经CT灌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的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正常人基底节区灌注高于灰质区,灰质区灌注高于白质区。正常人灰质平均CBF、CBV、MTT值分别为(52.4±11.7)ml/(100g﹒min)、(2.7±0.6)ml/100g、(3.7±1.0)s;白质分别为(22.3±3.8)ml/(100g﹒min)、(1.4±0.4)ml/100g、(5.1±1.3)s。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为测量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也为脑缺血性疾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