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海域海流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shi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皇岛海域是辽东湾与渤海湾及渤海中部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旅游区、港口和海产品养殖基地。研究秦皇岛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及外部环境变化对其的影响,不仅有利于理解该海域在辽东湾乃至渤海环流中所起的作用,也有利于评估养殖区内外水动力差异,为秦皇岛海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基于2017年5—8月、2015年8—9月以及2013年9月期间在秦皇岛海域布设的8套海床基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同期数值风场数据,运用调和分析和低通滤波等方法对夏秋季秦皇岛海域的海流特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夏秋季余流垂向变化特征;最后通过分析规模化养殖活动、海面风场以及温跃层等环境因素对近岸海域水动力场的影响,确定其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夏秋季研究海域余流流速整体较弱,夏季其流速范围介于0.51.9 cm/s之间,秋季研究海域的余流与夏季相比空间差异较大,流速范围为0.22.5 cm/s,且秋季表层和中层整个海域水平流场呈现明显的辐散特征。夏秋季各站余流U、V分量在整个深度上的标准差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现表层往下逐渐减小的趋势,且秋季余流随时间的变化程度整体较夏季强。夏季在温跃层附近深度标准差值略微增大,反映了温盐层化现象对余流垂向变化的影响。秋季秦皇岛海域余流与辽东湾东侧海域余流相比较弱,该研究海域底层的北向流与辽东湾东侧海域底层的西南向流有可能共同构成辽东湾内顺时针弱环流系统。夏秋季秦皇岛海域余流垂向分布特征较为复杂,无明显规律性,且夏季余流的斜压性较秋季大,斜压因素对夏季余流的垂向变化占一半以上的贡献。夏季秦皇岛海域余流的时间平均部分包含的垂向变化流强度大于秋季,垂向变化流动能占到总动能的64%,而秋季只有38%;夏季垂向变化流涡动动能占总涡动能的72%,海流时间变化部分的垂向变化较显著,而秋季余流斜压的涡动能只占38%,因此夏季海流时间变化部分的垂向变化也大于秋季。从垂向模态上看,夏季海流第一模态在温跃层上下呈现反向流动的特征,体现夏季流动明显的斜压性,且该海域夏季北部和中部余流的斜压性大于南部。秋季各站余流的垂向变化主要表现为正压性,且位于养殖区内A7和A8两站的海流正压性较养殖区边缘及养殖区外各站强。秦皇岛海域内养殖活动、海面风场以及温跃层等环境因素对水动力场的影响较大。位于养殖区内A7、A8站余流的垂向平均流速比养殖区边缘A6站的垂向平均流速分别减小了76%和18%左右;对于观测海域来说,风应力可能是引起余流变化的很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秋季余流U分量相对于风应力的变化滞后约5 h,夏季风应力变化引起的余流U分量变化滞后风应力约5.8 h,可见秋季余流对风应力变化更为敏感。针对A3站分析了温跃层的存在使得研究海域海流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夏季秦皇岛海域余流大于秋季,且夏季K1和M2分潮流的最大流速均大于秋季。位于温跃层附近分潮流最大流速较大,表层次之,底层最小。从余流垂向分布特征上看,夏季A1、A3、A5三站余流流向发生显著变化的层次恰好位于温跃层附近,表明夏季温盐层化结构对余流垂向分布的影响显著。本文利用多套海床基观测仪器获取的夏秋季秦皇岛海域长期连续海流实测资料,分析总结了该海域的海流特征。首次利用多种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该海域夏秋季余流垂向变化特征。本文的研究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今后仍有许多工作待开展。(1)由于养殖区内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因此我们仅于2015年8—9月间开展了为期半月的海流观测,获取的数据还不足以研究整个养殖周期的水动力状况,今后将进一步开展养殖区内外以及养殖前后水动力过程的长期观测,以深入研究大规模养殖活动对海域水动力状况和物质输运能力的影响;(2)未来将开展实测数据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外界强迫作用对水动力场的影响。
其他文献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其实质是政府依照市场价,出让部分公共项目管理权,委托社会机构提供大众需要物品或服务,以达到政府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预期过程。本文以宁波市镇海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小时工为主要形式的非全日制用工方式逐渐成为全日制用工的一种有效补充。非全日制用工作为灵活用工和自由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缓解就
受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学生阅读的媒介逐渐多样化,以微阅读为代表的新阅读形式正悄然兴起。纸质阅读不再是初中生课外阅读获取的唯一方式,学生群体可以通过使用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终端进行课外阅读,微阅读成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前初中生群体中盛行的微阅读,还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初中生阅读能力和系统化知识网络的建构。本研究基于对初中生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
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使节能减排成为现代内燃机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重大挑战。含氧燃料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代用燃料因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受
以新鲜海参(Stichopus japonicas)为原料,制备海参肠与体壁的提取液。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检测不同浓度的海参肠和体壁提取液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不断涌现。年轻化的手机应用用户群体增多,新鲜独特的交互方式且界面设计精美的手机应用受到更多人的追捧
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使得电磁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电磁波辐射不仅干扰仪器设备,同时也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电磁波吸收材料可有效吸收减小电磁辐射,这使得电磁波吸收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具有丰富的多孔结构,这类材料可根据应用要求对晶体中的金属离子、尺寸大小及孔结构进行调控。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结合
从SulfoximineA出发,选取对甲氧基苄基(PMB)为N-保护基,通过α-甲基的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Sulfoximine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利用真空微波辐射加热高效破裂植物细胞壁,辅助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通过对真空微波破裂植物细胞的加热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导出植物细胞内压和微波功率密
利用生物量在线检测系统和在线控制系统技术,通过探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棒状杆菌S9114菌体浓度、底物浓度和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谷氨酸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分别建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