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学在近代遭遇到了亘古未有的危机,如何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以抵抗西方宗教侵略,并适应现代化的世界成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康有为开始仿造基督教对儒学进行改造。在戊戌时期,他就提出设立孔教会的设想以及具体的规定。民国初年道德危机促使康有为继续阐发其孔教主张,孔教会实践蓬勃发展。他同时提出立孔教为国教的主张,但因引起的巨大争论而失败。除了仿造西方基督教的教会体制,以完善孔教组织形式以外,康有为通过孔教复原的方式论证孔子的教主地位,并将世界宗教进行人道之教与神道之教的判分,在比较中突出孔教的特质,将孔教置于高于世界其他宗教的地位。同时,为了使孔教适应现代世界,还采取援西入中的方式,构建至平至公至仁的大同新教。将平等、自由、博爱等现代西方价值引入孔教之中,体现了将孔教融入现代化世界的努力。康有为的孔教思想贯穿其始终,而一直处于广泛地争论之中。他对儒学进行宗教化改造的目的原是为了解决儒学近代危机,而现实却对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康有为对传统的工具主义取向。本文即试图对孔教会创立的发展的历程,康有为对孔教的论证以及大同新教进行论述,以展现康有为孔教理论的全貌并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