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率和公平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两大指标,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基尼系数在近些年来甚至达到警戒线0.4,国民分配现状更多显示出来的是不公平。收入分配作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敏感的“神经”,牵动着多方面的利益,如若收入分配的差距冲破了一个合适的限度,便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收入不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体现在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等等。垄断体制内外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引起当今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从每年报名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就可以看出,垄断“体制内外”收入的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不平等体现在多个方面,公共产品的分配不公平已经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曾有人做过一个题为“公民眼中的政府”的调查,数据显示体制内外的群体在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体制内群体的评价要显著高于体制外。不难看出,越接近体制的人,对政府的了解程度越高,其权益与政府和权力的联系越紧密,越倾向于对政府做出较高的评价。其实这本质上就是垄断体制内外待遇不公平导致的公共产品消费成本不同,从而不同群体对政府的评价不同。本文试从垄断体制的内在机制着手,以太原市的垄断体制内外的职工对公共产品消费的实际成本不同为例,对由体制导致的分配不公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垄断体制内外群体是否能够公平的消费公共产品,对于降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成本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同时公平分配也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从我国收入和福利分配差距着手,借助垄断模型,同时选取太原市对其职工进行访谈式调研,来探究我国垄断体制内外公共产品的分配不公问题。其中垄断体制内外消费公共产品成本不同是有着多方面因素的,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包括收入水平差距、权力寻租和福利腐败等。文章最后在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为背景下提出了一些解决垄断从而导致公共产品消费成本不同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深化公共组织体制改革、建立体制内外平等收益的长效机制、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以及提高体制外的社会福利待遇等。希望本文能够对解决垄断体制内外公共产品分配不公问题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