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汉语方言是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这些方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部结构复杂多样,各具特色。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各方言区人民的交流日益加深,特别是随着普通话大范围的快速推广和普及,方言中一些独特且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有的正趋于消失。对这些方言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保存我国的方言文化资源、丰富和加强我国的语言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是山东淄博方言中的词缀。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淄博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区石(石家庄)济(济南)片,在山东方言中地处西区的西齐片。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大量的语言材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它与官话有着较多相同的发展轨迹与规律,而从共时语言学的角度审视,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相比,它又有着自己的某些独特的语言规律。到目前为之,还没有见到有人对淄博方言的词缀进行系统深入的专门调查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的撰写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仅以淄博所辖五区为调查点,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相结合,对其方言中的词缀作出较为全面的描写和分析,从而归纳出它运用的规律。其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概述淄博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人文状况;简介淄博方言的语言特点,阐述淄博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并对本文重点研究的术语“词缀”在学术界的分歧及本文对它的界定作概括地说明。第二部分:淄博方言的词缀。描述淄博方言的词缀使用情况,按照前缀、后缀、中缀三类分别加以列举说明。并对词缀在口语中的灵活运用作了详细描述。总结归纳出了在现行语言中淄博方言的词缀使用特点。第三部分:从《聊斋俚曲集》《醒世姻缘传》看淄博方言词缀的运用。这一部分从历时的角度,在文献中描写词缀的运用情况,通过纵向的对比分析,发掘淄博方言的词缀的演变规律。第四部分:结语。从上文对淄博方言的词缀在现行语言和文献中的运用的描写分析中总结出淄博方言词缀的使用特点。这篇论文是经过笔者认真而详细的调查并在广泛取证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有对方言词缀的平面描写,又有对特色词缀的重点分析。希望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淄博方言的词缀特点,以期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