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小麦主要产地位于北方石灰性土壤地区,是众多农村居民人体所需锌的重要来源。但石灰性土壤的高pH和高CaCO3含量影响了锌的生物有效性。土壤作为植物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提高锌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不同锌源和施锌方式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锌源、两种施锌方式对石灰性土壤Zn组分及其锌肥利用率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的结论:(1)研究锌肥种类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育期内土壤中不同Zn组分含量的影响,为指导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合理土施锌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ZnSO4和Zn-EDTA的田间条施和均施试验研究,分析小麦不同生育期株间土壤不同组分Zn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有效锌(DTPA-Z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锌肥均增加了株间土壤中有效Zn(DTPA-Zn)及各组分Zn含量,土壤各组分Zn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松结有机态Zn>碳酸盐结合态Zn>紧结有机态Zn>氧化锰结合态Zn>交换态Zn;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条施ZnSO4和Zn-EDTA的DTPA-Zn增加量约为均施处理的2倍和1.2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态Zn、松结有机态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均与DTPA-Zn呈正相关关系,Zn-EDTA施入土壤后,与不施锌肥相比,在小麦整个生育时期交换态Zn含量明显增大,而紧结有机态Zn则相对减少。条施锌肥提高了土壤小麦株间DTPA-Zn及紧结有机态Zn之外的各组分Zn含量,而且效果显著优于均施锌肥。因此,在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中,条施这种集中施锌方法以及引进螯合态锌肥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潜在有效的锌组分,而且螯合态锌肥施入土壤后较高的DTPA-Zn含量可以维持至小麦收获后,保证了较长时间内的土壤供锌能力。(2)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两种锌源(ZnSO4和Zn-EDTA)通过均施和条施两种施锌方式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小麦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锌肥均增加了小麦籽粒和秸秆Zn含量,Zn-EDTA均施和条施两种施锌方式的锌肥利用率分别比ZnSO4高80.6%和308%。小麦收获后,条施ZnSO4和Zn-EDTA的施锌区DTPA-Zn增加量约为均施处理的2倍和1.8倍;ZnSO4条施处理中施锌区的DTPA-Zn含量约为未施锌区的8倍,而Zn-EDTA无显著差异。两种锌肥试验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态Zn、松结有机态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均与DTPA-Zn呈正相关关系,Zn-EDTA施入土壤后,与不施锌肥相比,在小麦收获后松结有机态Zn和碳酸盐结合态Zn含量明显增大,而紧结有机态Zn则相对减少。因此,在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中,引进螯合态锌肥Zn-EDTA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潜在有效的锌组分,而且螯合态锌肥施入土壤后综上所述,将螯合态锌肥Zn-EDTA引入陕西关中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中,不但降低了施肥量进而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且比ZnSO4能够提高石灰性土壤潜在有效的锌组分,较高的DTPA-Zn含量可以维持至小麦收获后,提高了锌肥利用率。条施锌肥比广泛应用的均施方法更能提高小麦株间DTPA-Zn、交换态Zn、松结有机态Zn、碳酸盐结合态Zn和氧化锰结合态Zn的含量,提高了小麦对锌的吸收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