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首先,通过回顾性分析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病史资料,总结出M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其次,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与EDSS评分,试图找出影响MS预后的因素,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收集1987年2月—2007年4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原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共120例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发病诱因、首发症状、主要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表现、脑脊液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根据每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用EDSS评分量表,对其首次入院、首次出院、末次入院、末次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对不同年龄、性别、首发症状、首发与复发间隔时间、各临床亚型的EDSS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定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1、以眩晕、呕吐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出现率高达10.0%。2、120例MS患者中25%的患者出现发作性症状,以发作性感觉异常(10.8%)、痛性强直发作(9.2%)、Lhermitte症(10.0%)、癫痫(8.1%)占多数。3、在以感觉障碍、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复发缓解型分别占75%和69.2%,显著高于继发进展型和原发进展型(vs.12.5%、7.7%和4.2%、3.8%);继发进展型的患者中58.8%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4、MS患者VEP、SEP检查阳性率分别为66.0%和64.3%,较BAEP阳性率(54.7%)高。5、以感觉障碍、视觉障碍、脑干小脑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分别为:3.1±2.1、2.7±2.1、2.4±2.2,显著低于以运动症状为首发的患者:4.5±2.4(p<0.05)。6、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女性患者及大于40岁的男性患者治疗后的EDSS评分分别为3.0±2.6和2.7±1.9,显著低于40岁以上发病的女性患者(4.6±2.8,p<0.05)。7、首次发病后2年内复发的MS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为3.5±2.6,而2年后复发的MS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为2.4±2.0(p<0.05)。8、复发缓解型、继发进展型、原发进展型患者首次入院时的EDSS评分分别为:4.6±1.9、5.4±1.6和4.4±0.7,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继发进展型、原发进展型患者EDSS评分分别为7.0±1.7、7.0±1.6,显著高于复发缓解型的2.3±1.8(p<0.05)。9、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与经典型MS在初次发病时的EDSS评分分别为3.6±1.3和3.7±1.6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NMO的EDSS评分为4.1±2.8显著高于MS的2.7±2.7(p<0.05)。【结论】1、本组多发性硬化住院患者资料显示以眩晕、呕吐为首发症状的出现率较高。2、25%的患者出现发作性症状,可作为MS的相对特征性表现。3、对临床上高度怀疑MS的患者早期行诱发电位检查,尤其是VEP和SEP检查对提高确诊率很有意义。4、性别、发病年龄、首发症状、首次发病与复发的间隔时间,均能影响MS的预后,临床上可以结合以上因素来对MS患者进行预防、早期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