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当前,农户“融资难”与金融机构在农村“获客难”共存,成为农村金融市场难以突破的瓶颈。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短腿”,农村仍是国家发展的“短板”。农村经济最重要经营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生产加工方式简单,产业链、价值链短,产业竞争力弱,且容易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影响,农户信贷风险相对较高,因而不受农村金融机构青睐。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供应充足,有贷款规模,受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有较强的放款意愿。但受历史性、地理性因数影响,信息严重不对称,出于风险防控的考虑,只有提高抵押担保门槛,使其在农村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承贷主体。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农户尤其提高农户信贷的可得性,降低农户融资成本,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分担和缓解农户贷款得风险,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放款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多次指出要探索和鼓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利用风险补偿基金财政杠杆和风险缓释的作用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B市为例,验证财政涉农风险补偿基金制度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分析该制度在现实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其改进和发展提出建议。论文认为农户信贷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更加强调政策导向,但其本质仍属金融范畴,因此它必须遵循商业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解决好这一问题,制度才能行稳致远。全文大体研究思路是:(1)阐述选题背景、意义,明确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搭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梳理风险补偿基金与农户贷款可得性的相关研究成果;(2)界定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厘清分析的理论基础;(3)介绍B市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与农户贷款的现状,指出风险补偿基金在农户贷款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对风险补偿基金对农户贷款的影响做出理论分析(4)在前一部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收集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可以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并且可以强化耕地面积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弱化抵押方式对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影响。(5)在B市风险补偿贷款现状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针对该项贷款表现出的不可持续性,结合B市的实际情况对现行风险补偿基金模式的持续性进行分析。(6)结合前文的分析,明确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化解农户融资难、提高农户贷款可得性的作用,并对该项制度表现出的不可持续性提出政策建议,使该项制度能够更持久长效的运行。具体提出了第一,应该完善风险补偿基金的建设,明确基金的合法性,拓宽基金的来源,制定基金的补充制度。第二,加入新的风险分担主体,如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利用政策性担保公司与银行对接合作可以避免政府和银行地位不对等所带来的问题。第三,政府应该加强配套措施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建设。第四,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第五,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