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道夫·阿纳亚(1937-)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被誉为“奇卡诺文学的教父”。他的第一部小说《保佑我,乌勒蒂玛》(1972)被公认为奇卡诺文学经典作品之一,为其赢得了国际声誉。阿纳亚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神话和民间传说,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奇卡诺人的历史和文化。作为奇卡诺文学的开山之作,《保佑我,乌勒蒂玛>是奇卡诺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阿纳亚最成功的作品。但是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关注这部小说,评论文章也仅有几篇。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是对奇卡诺文学研究的丰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个族群及其文学。小说在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墨西哥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
自《保佑我,乌勒蒂玛》问世以来,国外专家学者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的研究。他们大多从神话传说、人物形象、文化视角、二元对立冲突、叙事技巧、体裁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还很少。仅有的四篇关于小说的评论文章也是近几年才出现。这些文章主要是从文化冲突与融合、身份建构、普世美学以及社会历史语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与国外相比,国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国内文学批评界还没有人专门就《保佑我,乌勒蒂玛》的成长主题进行研究。
国内把成长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进行研究还是近十年来才兴起的研究方向。中国学者对英美文学作品中成长小说的解读多侧重于反映白人青少年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迷惘与成长,且多是从叙事结构、文化冲突、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解读。虽然国内对少数族裔文学作品中的成长主题研究已有不少,但主要集中在黑人文学和华裔文学中,对奇卡诺文学中成长主题的研究比较少。
《保佑我,乌勒蒂玛》作为奇卡诺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目前国内还没有文章探讨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除了探讨道德方面的成长,本文还从后殖民和生态角度对小说进行成长主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新意。拓宽了成长小说的研究内容,丰富了国内成长小说研究。本文以新的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对阿纳亚作品的研究。
本文论述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奇卡诺男孩安东尼奥在成长过程中的道德成长、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和文化身份的建构。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生活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瓜达卢佩镇的主人公安东尼奥6岁到8岁间的成长经历。随着经历的增加,安东尼奥对自己和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看到了战争会给人带来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看到了人的非理性和暴力以及正义的难以维护。他的思想未被天主教所控制,对宗教信仰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开始认识到“邪恶”的复杂性。所谓的“邪恶”大多源自于人们的无知和偏见。他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人们应该对邪恶有一颗宽容的心。死亡并不可怕,它是生命大循环的一部分。乌勒蒂玛源自印第安文化的万物有灵论让安东尼奥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关系,人应该尊重自然。父亲让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他为父亲哀悼被取代的传统生活方式,看到了人们对自然的疏离。他认识到奇卡诺文化内部存在矛盾的同时,奇卡诺文化与被美国主流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奇卡诺文化正在逐渐被主流文化同化。西班牙语的使用受到限制;作为奇卡诺文化的组成部分,印第安文化被压制;民间药医的力量不被承认。安东尼奥对正统天主教产生了困惑,上帝善妒、心胸狭窄,并且否定其他神灵的存在。他认识到上帝不是唯一的信仰,信仰可以是多元的,异教神金鲤开始成为他新信仰的一部分。安东尼奥努力适应社会的变化,接受和融合了不同的文化,构建了自己杂糅的文化身份。
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介绍鲁道夫·阿纳亚、小说情节、研究现状、成长小说理论、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探讨成长小说的特点,并就《保佑我,乌勒蒂玛》中的自传色彩、成长主题、情节模式和引路人四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主人公安东尼奥道德方面的成长。安东尼奥对战争、正义、死亡、邪恶、生活等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四章探讨安东尼奥在乌勒蒂玛和父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第五章研究安东尼奥文化身份的建构。他在思考奇卡诺文化内部冲突、奇卡诺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宗教冲突的过程中构建了新的文化身份。第六章是结论,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