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食用菌栽培用菌种几乎都是固体菌种,由于液体菌种不耐贮藏,很少用作栽培种,仅有少数液体菌种用作原种。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有许多优点,但存在不耐贮藏等问题,为克服液体菌种这一难题,本文以我国栽培量最大的平菇为材料,研究了液体菌种的固化技术,延长液体菌种的贮藏时间,使之能够成为具有实用推广价值的栽培种。选用在河南省普遍使用的平菇菌种天达300,首先通过摇瓶培养从6种常用的平菇液体培养基中优选出适合该菌种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以玉米粉、豆粕粉、蔗糖以及酵母粉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在150mL/500mL装液量、25℃、150r/min的摇床培养条件下,摇瓶培养7.5d,菌丝球湿重达0.18kg/L,明显高于其他5种培养基。在40L中试发酵罐中同样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效果。在40L中试发酵罐中,接种量7.5%,25℃、160r/min转速、0.04MPa罐压、0.7Nm3/h通气量,发酵周期3.5d,菌丝球大小适宜,分散均匀,湿重达0.12kg/L。用两种方法四种基质对液体菌种进行固化,结果表明液体菌种过滤后的菌丝球与载体基质混合、载体基质选用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组合较好,菌种接种后48h即可萌发,生长速度为0.49cm/d,菌袋成活率80%以上,滤液有回收再利用的可能;菌液与载体基质混合的固化菌种在萌发以及菌丝生长速度上没有优势,菌袋成活率低,滤液不能回收利用。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载体基质选用较好固化比例以菌丝球与载体基质1:6~10的范围较好。对不同保藏时间的固化菌种的生理特性的检测表明,菌种的生理特性受保藏时间的影响较大。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菌种生长速度呈“∧”变化,以保藏15d的固化菌种生长最快,在17℃~20℃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达0.39cm/d;菌种呼吸强度逐渐增强,保藏60d时达198.21μL CO2/g鲜重·h;纤维素酶活呈“M”型变化,酯酶同工酶与过氧化物酶条带增多,但多酚氧化酶逐渐消失,固化菌种的四个生理性状与保藏0d的常规菌种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固化菌种的产量性状经出菇实验表明,固化菌种的产量于保藏时间内各生理性状的变化相关性不大,各保藏时间之间菌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另外,不同保藏时间的固化菌种与保藏时间为0d的常规菌种之间,在产量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本试验的菌种固化方法可有效延长液体菌种的寿命达60d。平菇固化菌种和常规菌种的产量性状比较表明,固化菌种的出菇能力与常规菌种相当,固化菌种在17℃~20℃的条件下保藏60d,其产量性状没有变化,而常规菌种在同样条件下,保藏7d~10d即出现原基,一般不能再用于食用菌栽培。对固化菌种的生产成本进行了估算,按照本试验中的菌种固化方法及模拟的生产规模,计算出的平菇固化菌种生产成本为0.755元/千克,每千克比目前平菇常规菌种的生产成本0.9元低0.145元,减低比例达19.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