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交锁式缝合自体结膜大植片治疗重度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连续交锁式缝合自体结膜大植片治疗伴睑球粘连或者泪阜粘连的重度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翼状胬肉提供一种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
  1.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由同一医师进行手术的伴睑球粘连或泪阜粘连的重度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将患者分为泪阜粘连组(组1)、睑球粘连组(组2),据患者尽力外转时眼球活动受限程度由正常到重度分为0-3级。
  2.手术方式为局部麻醉下行大范围翼状胬肉切除并用连续交锁式缝合自体大植片结膜覆盖巩膜裸露区。手术要点包括:完整切除复发翼状胬肉及角巩膜表面瘢痕组织至正常切缘,恢复光滑的角巩膜表面,连续交锁式缝合自体结膜大植片。
  3.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复发率、术前术后眼球活动度改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v.2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成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眼球活动度的改善有无差异,组间的定量资料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分类变量有无差异。
  结果:
  本研究一共纳入51例患者(54眼),其中女性21例22眼,男性30例32眼,平均年龄61.28±8.08岁(范围47-81岁)。既往的翼状胬肉手术次数为1.57±0.79次(范围1-4次)。组1中共14眼,组2中40眼。
  1.所有病例均在15-28分种内完成手术。47例未复发患者(50眼)均取得良好光滑的眼表及外观。随访32.65±9.47月仅4眼轻度复发(复发率为7.4%),其中组1的复发率为7.1%(1眼),组2的复发率为7.5%(3眼),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所有病例术前的眼球活动度为2.17±0.69(范围1-3),术后眼球活动度为0.35±0.52(范围0-2),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组1的术前眼球活动度为2.36±0.63,术后提升至0.43±0.51(P<0.001);组2的术前眼球活动度为2.10±0.71,术后提升至0.33±0.53(P<0.001);两组之间术前术后的眼球活动度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3.46眼术前术后均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行裸眼视力检查,其中13眼(28.2%)术后视力提升两行及两行以上,29眼(63.0%)保持术前视力上下一行以内,4眼(8.7%)术后视力下降两行及两行以上。
  4.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角膜瘢痕,如角膜云翳(43眼,79.6%),角膜斑翳(4眼,7.4%),角膜白斑(2眼,3.7%)。1例患者(1眼)术后出现结膜肉芽肿增生,经手术切除,随访期内未见复发。
  结论:
  1.彻底切除复发性翼状胬肉病变组织,恢复光滑的角巩膜表面,连续交锁式缝合自体结膜大植片移植,是治疗重度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治疗方法,并明显降低其再次复发率。
  2.连续交锁式缝合自体结膜大植片,具有手术快捷,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简便和经济的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两种手术方式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高阶像差及全眼高阶像差。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近视患者35例70只眼,其中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3例26只眼,行FS-LASI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共22例44只眼,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屈光不正范围:球镜:-1
报纸
目的:  高度近视是指等效球镜度小于-6D和/或眼轴长度大于26毫米的近视,随着全球发病率的迅速上升,目前高度近视已成为世界上获得性失明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于高度近视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已有11个基因被鉴定为高度近视致病基因,包括ZNF644、SCO2、SLC39A5、P4HA2、BSG、CCDC111、LEPREL1、LRPAP1、CTSH、OPN1LW和ARR3。目前仅在一小部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手术与分期手术术后屈光状态的差异,探讨角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案设计。  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从2008年12月到2018年5月角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患者26人共27眼。A组病例为行深板层角膜移植合并白内障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病例:一期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二期行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纳入标准:术前诊断为角膜基质瘢痕
研究目的:  分析从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后文均用本院代指)的青光眼专科门诊就诊的所有青光眼患者诊断类型构成比、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差异等情况,借此来探查目前温州地区青光眼类型构成比,并与目前已有的阶段性流行病学资料报告进行对比,以此来明确近年来国内青光眼疾病类型的分布情况,希望能为温州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青光眼筛查、防盲防治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线索与参考。  研究
学位
期刊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前和手术后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VRQOL)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患者。患者纳入条件为:18岁以上,患者意识清楚,可正确理解问题并给出回答,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双眼严重白内障、晚期青光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
目的:基于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和房角镜技术的眼球房角横断面反射成像技术,探究房水流出通道包括Schlemm’s管、小梁网与青光眼患者眼压变化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基于房角横断面图像的三维重建。  方法:  (1)本研究基于实验室自行搭建的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设备(sweptsource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S-OCT),因其成像速度快,扫描深度深,穿透能力强,为房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