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脑梗塞大鼠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和微血管的影响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h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行针刺治疗,探讨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大鼠在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微血管数的差异,为研究临床针刺治疗脑梗塞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实验依据。 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用线栓法制作脑梗塞模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非治疗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MRI检查和TTC染色评估模型,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对比观察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微血管数的变化,分析针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大鼠的组间差异及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所获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结果 1 非治疗组:光镜下,HE染色可见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的组织结构紊乱,神经细胞排列松散,细胞轮廓模糊;电镜下可见神经细胞水肿明显,染色质凝集成块或溶解,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化,线粒体嵴变形扭曲,甚至断裂或消失。 2 针刺治疗组:光镜下,HE染色可见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的组织结构清晰,神经细胞排列紧密,但仍可见散在的神经细胞水肿;电镜下可见大部分神经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比较丰富且结构完整,但仍可见到部分线粒体轻度水肿,呈球状,少数嵴断裂或消失。 3 针刺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组间比较,针刺治疗组大鼠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微血管数(MVC)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 4 针刺治疗组组内比较,针刺治疗组14d的大鼠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MVC比7d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7d的与1d的比较也有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1针刺能促进脑梗塞大鼠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微血管新生,从而重建侧支循 环,增加血供,降低脑缺血造成的损伤。2针刺对脑梗塞大鼠顶叶皮质和海马缺血半影区因缺血而改变的神经细胞线粒体等 超微结构有改善作用。3针刺是治疗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线粒 体等超微结构,促进微血管新生,侧支循环重建有关。
其他文献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本病属祖国医学之“胃脘痛”、“噎膈”、“积聚”、“反胃”、“血证”等病范畴。病位在胃,与脾、肝、胆、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主要
本文从一个课堂观察者的角度出发,旨在研究大班口语课堂互动教学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性和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态度,分析影响互动教学法实施的主要因素。作者进行了为期一个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通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通讯技术旨在于升级信息化水平,服务于国民经济与人民日常生活。目前,5G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中备受关注的
石斛为常用中药,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资源,我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等抗肿瘤药理活性部位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以人宫颈癌Hel
由人为因素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污染等现象使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退化已经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研究采用眼动方法,分析被试解决数学应用题的眼动特征,揭示其问题表征策略,并从元认知角度探讨了不同表征策略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不同数学成绩的被试解决数学应用题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舌下络脉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研究,以达到对舌下络脉诊意义的更深入认识,并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辅助手段。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也是影响治疗结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该文主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所拥有的关键自然资本。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已成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维持生
临床研究 本课题在分析古代研究和现代研究基础上,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活动期的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基本病机为寒热错杂,痰浊阻络。治疗应以寒热并用,化痰通络。选取自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