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目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是目前公认的疗效确切、持久的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非药物疗法。依从性是影响认知行为疗法疗效的重要因素,依从性和疗效明显相关。本研究重点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疗效分析。方法:(1)原发性失眠症组患者44例,正常对照组44例,收集一般流行病学资料:性别、年龄、学历等;评估量表数据:HAMA、HAMD、PSQI、睡眠信念与态度、应对方式问卷等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分析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学特征。(2)原发性失眠症组患者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结束后,对比完成治疗者与未完成治疗者的量表数据及睡眠相关指数,分析依从性的影响因素。(3)对完成治疗者,治疗后再次评估量表数据及睡眠相关指数,与治疗前对比,统计治疗前后有无差异。结果:(1)认知行为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治疗前卧床时间(time in bed, TIB)较长。(2)原发性失眠症组患者HAMA、HAMD、PSQI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应对方式问卷中,积极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消极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3)完成治疗者治疗后睡眠相关指数及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均有改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患者治疗前的卧床时间与认知行为治疗的依从性明显相关,治疗前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接受治疗后依从性更好。(2)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伴有更多的焦虑、抑郁情绪,在睡眠信念与态度方面存在较多错误认知,多采取逃避、自责形式应对困难和挫折。(3)CBT-I能提高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实验二目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滥用安眠类药物的问题日益突出,多数患者对药物产生明显的依赖性及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间功能。本研究针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能否减少安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原发性失眠症组患者44例,予认知行为疗法,统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安眠类药物使用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安眠类药物使用数据,分析认知行为疗法能否减少安眠类药物的使用。结果:(1)所有参加治疗者,治疗前共29人服用安眠类药物;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停用者19人,比例65.52%;安眠类药物减少使用者4人,比例13.79%。(2)完成4次治疗的患者与未完成4次治疗者相比较,治疗后安眠药物减量及停用者的比例更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减少或停用安眠类药物的使用。(2)依从性好的患者经过认知行为治疗更能有效的减少或停用安眠类药物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