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种子所产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油,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等制造业,是重要的工业用油。目前油桐产业面临着林种单一、产量低等诸多问题,因而开展油桐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诸多研究已表明对于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经济林作物通常可采用不同品种混栽方式提高产量或品质,而类似的现象是否在油桐中存在目前尚未可知。有鉴于此,本论文分析了重庆地区广泛种植的3个油桐优良品种(小米桐、葡萄桐和大米桐)的一些生产性状。对3个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杂交实验,分析了坐果率、产量和含油率等指标,筛选出高产的杂交组合。本研究内容包括:研究3个油桐良种特性和适应性,掌握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观察油桐良种的开花物候期,测定雌花占比、花粉量和花粉活力;进行油桐品种的杂交试验并统计坐果率,分析油桐的坐果率是否具有花粉直感效应;采集试验果实,测定果实性状和种子性状,并提取桐油,测定各杂交组合桐油品质,最终分析油桐的各性状是否具有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准确掌握不同品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优油桐品种配置组合,为生产提供了授粉树配置组合,使异花授粉的桐树能授到亲和力较好的花粉,从而提高油桐产量。基于上述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小米桐、葡萄桐和大米桐这3个油桐品种开花期相近,混栽时相互授粉完全可行;花粉量统计显示小米桐的单个花药花粉量、单花花药数目、单花花粉粒数量均是三者中最多,可以考虑作为授粉品种;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小米桐和葡萄桐花粉活力稍高于大米桐,但三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的花粉活力满足进行相互授粉的要求;对比3个品种的开花性状、果实性状和树体性状发现葡萄桐雌花比例、结果枝比例、果实丛生比例、单株产果个数和单株产量在3个品种中都是最高;大米桐单果重最高;小米桐和葡萄桐的树体结构较为紧凑。综合开花性状、果实性状和树体性状的统计结果,葡萄桐是重庆地区种植的最适宜品种。通过对3个油桐品种进行杂交,我们发现油桐中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其影响到坐果率、鲜单果重、横径、干单籽粒重、干单仁重、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等果实或种子性状。本研究最终筛选出两个高产品种组合:“♀葡萄桐×♂小米桐”和“♀葡萄桐×♂大米桐”。小米桐为授粉品种显著提高了葡萄桐的坐果率(增加4.81%)、单果重(增加13.34%)和出油率(增加8.56%);同样地,以大米桐为授粉品种对葡萄桐的上述几项指标提高更为显著,其中坐果率增加7.70%,单果重增加27.80%,出油率增加14.26%。不管是小米桐还是大米桐作为授粉品种,桐油品质并未受到显著的影响。本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开花物候期一致的葡萄桐、小米桐和大米桐的合理配置种植,使得最适宜的品种葡萄桐的坐果率、单果重和种仁含油量等指标得到进一步提高,可明显提高单位面积桐油产量。这为将来解决油桐产业资源匮乏、单产较低和丰产栽培技术落后等困境提供了新的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