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弟子规》是中华古圣先贤的经典,自清初问世以来,好评如潮。即使用当下人的眼光来看,它也仍然是一本颇具价值的著作,有助于古代基础教育的研究,有助于儒学思想的传播,尤其在家庭教育方面颇有建树,书中提倡的“孝悌”“亲仁”品德教育,以及要求子女“谨信”“爱众”的为人处世原则,其见解都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不仅把古代的家庭教育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对当今我国家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尝试着从四大部分对《弟子规》家庭教育思想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分析《弟子规》家庭教育思想产生依据及社会背景。《弟子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而形成的,如《论语·学而》、《礼记·曲礼》和《童蒙须知》等传统蒙学教材。与此同时,《弟子规》的成书也与清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政治上,由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传统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观念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实行更名田,满族贵族以及八旗官兵为防家道中落,更加重视子孙的家庭教育。文化上,“文教是先”的文教政策推动了清朝整个家庭教育的发展。这些都是李毓秀撰写《弟子规》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从广义上揭示《弟子规》家庭教育思想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法。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孩子成为“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中国人,“内圣”是内心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要求,“外王”指能从事各种实际事业。在教育内容上,儒家的“孝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及有余力则学文”思想贯穿其中,文中所阐述的道德教育、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皆以此为标准。教育方法上,有讲到榜样示范法、环境教育法和循序渐进法。第三部分合理分析了《弟子规》对当今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强调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必须更新子女评价标准,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塑造子女健全人格,认为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有助于于孩子健康成长,同时提出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分别为:制定家规,诵读经典,生活自理,加强锻炼,善用网络。第四部分在前文深入剖析《弟子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弟子规》家庭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作了评析。主要表现在:过分保护子女的明哲保身态度,要求子女不论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尽量远离,免得招惹是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出世思想,不给子女独立思考的空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分讲求尊卑的等级思想,使得子女们从小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读《弟子规》重在领会精神,不能咬文嚼字。在引导我们子女树立科学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汲取《弟子规》中的思想精华,发挥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