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1调控自噬起始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非常保守的由溶酶体介导的生物降解过程,对细胞内稳态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自噬过程首先形成双层自噬体膜,然后该双层膜包裹一部分受损细胞器及蛋白聚集体等细胞质成分,将其输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在多细胞生物中,自噬作用能够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细胞营养应激反应、细胞命运决定和组织重塑等。自噬起始过程由多种调控因子参与,主要包括由BECN1、ATG14、PIK3R4(VPS15)及PIK3C3(VPS34)形成的PtdIns3K-C1复合体及ULK1复合体。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蛋白也被发现参与自噬体膜的形成。
  本项研究着重阐明了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1(STYK1)参与自噬起始调节的分子机制。STYK1,也称为NOK(Novel oncogene with kinase-domain),是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RPTK)家族的一员,与同家族FGFR/PDGFR的同源性为20%-30%。目前关于STYK1基因的报道有限,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很大一部分是未知的。利用Westernblotting、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同时利用自噬双标GFP-mRFP-LC3检测系统,以LC3-Ⅱ和SQSTM1/p62的水平为检测指标,本研究首次在肿瘤细胞和GFP-Lc3转基因斑马鱼中证明了当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STYK1后能够显著抑制自噬。通过后续实验进一步阐明了STYK1能够调控自噬的起始而不是自噬的成熟。同时还表明了STYK1调控自噬是不依赖于mTOR和AMPK信号通路的。后续的实验还证明了STYK1蛋白116-378aa激酶结构域能够与PtdIns3K-C1复合体组分ATG14、BECN1和PIK3C3蛋白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并促进自噬起始PtdIns3K-C1复合体的组装。
  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激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需要有配体与其结合并介导二聚化,通过二聚化形成同源或异源的二聚体。在真核细胞中,RTK家族成员通常需要结合生长因子等一些配体,使得该蛋白受体成员二聚化后导致其处于激活状态,并诱导下游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证明了STYK1在细胞中能够形成二聚体,并通过点突变技术、二次免疫共沉淀等技术表明STYK1以二聚体的形式参与自噬PtdIns3K-C1复合体的结合。研究结果还表明STYK1蛋白第24位和第191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对于STYK1诱导的自噬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第191位酪氨酸的磷酸化状态能够调节STYK1自身二聚体的形成,并能够促进PtdIns3K-C1复合体的组装。
  BECN1是最早鉴定的哺乳动物自噬蛋白之一,BECN1蛋白的磷酸化修饰处于自噬起始调节的核心地位,同时BECN1还是胚胎存活和发育所需的必需基因。BECN1主要通过其C端的β/α重复序列,也叫做自噬相关(BARA)域(以前称为进化保守域)与PtdIns3K核心组分PIK3C3和脂质膜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其卷曲螺旋结构域(CCD)以相互排斥的方式结合ATG14或UVRAG。另外,BECN1具有非结构化的N末端结构域,其后是BCL2-homology-3(BH3)结构域和柔性螺旋结构域(HD)。BECN1的BH3结构域介导其与抗凋亡蛋白BCL2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够导致BECN1与PtdIns3K-C1其他成分相互作用的空间位阻,从而抑制PtdIns3K-C1复合物的形成。通过对ATG14、BECN1以及PIK3C3蛋白的磷酸化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了STYK1能够上调该复合体中BECN1蛋白第90位丝氨酸的磷酸化作用,导致了负调控蛋白BCL2结合BECN1的能力降低,从而达到促进自噬起始的作用。该部分得研究成果丰富了能够磷酸化BECN1蛋白的激酶种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总体而言,本研究扩展了对STYK1作为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调控自噬过程的新的功能的认知,补充了新的自噬起始过程中PtdIns3K-C1复合体的调控因子及其分子机制,为针对以自噬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科研依据。
其他文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社会性质与国家体制的变革,国家的政治运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背景等等对全国范围内的美术创作活动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美术创作领域的样貌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政治背景以及国家对美术体制的构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国家文艺政策的指导下,吉林省对美术创作的结构进行了调整,美术家们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继承了本省
学位
研究背景:  癌症的广泛发展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是治疗癌症的三种主要方法,但外科手术创伤大,切除原发灶时并不一定能防止肿瘤转移;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限制了放射治疗的效果;非特异性化学疗法产生的药物毒性会给人体造成极大的副作用。同时,低氧肿瘤细胞引起的化疗耐药性和放射线不敏感性给肿瘤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近些年来,多种疗法联合
学位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四环素和金属锌(Zn)由于具有疾病防治和促进生长的功能常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在畜禽和水产的养殖中。由于四环素的广泛使用、生物的不完全吸收和代谢以及低效的移除导致四环素在水域中检出率很高,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四环素和Zn在自然水体中的共存非常普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目前四环素对水生植物的影响研究还比较少,四环素与Zn共同存在的生态风险也鲜有研究。本文采用水培方法,
学位
自噬是真核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可以降解蛋白质等大分子以及细胞器的重要生物学过程。虽然饥饿诱导的经典自噬通路已经被研究地很透彻,但是细胞核内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调控的自噬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探究组蛋白修饰对自噬发生的影响,我们筛选并得到了一些能够诱导哺乳动物细胞自噬发生的表观修饰酶的小分子抑制剂。BIX-01294是组蛋白甲基化酶G9A的抑制剂,能够整体降低细胞H3K9二甲基化与三甲基化修饰水
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Photoperiod-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PTGMS)的花粉育性可在光周期、温度影响下发生明显的转换,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其育性转换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lncRNAs是一类长度超过200nt的调控性非编码RNA转录本,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植物中多种生物学过程。
学位
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癌症精准医疗的发展,但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依然有待深入研究。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增强子可被反式作用因子结合,进而促进其靶基因的转录。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增强子区域的“重编程”是一个普遍发生的现象。目前关于增强子与癌症的研究大都使用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缺乏组织水平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模型小鼠以及结直肠癌病人组织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在这两种癌症中增强子活性变化如何影
学位
天然免疫系统是宿主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下,结构保守的病原微生物分子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tern recognition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被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和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
学位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是机体至关重要的组织,它的形成与更新发生在胚胎及出生后生长发育的任一阶段。骨骼肌分化进程受到转录因子paired-box家族Pax蛋白、肌生成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蛋白和肌细胞增强因子2(Myocyte enhancer factor-2)家族MEF2蛋白的严格调控。骨骼肌分化异常导致各种肌肉相关疾病如横纹
学位
胆固醇是哺乳动物体内最重要的一类甾醇分子,并且胆固醇在生物体内是受到精密调控的。生物体内的胆固醇在正常情况下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果发生了紊乱,就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胆结石,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高胆固醇血症是造成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经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有很高的遗传可能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级联假说和tau蛋白异常假说是目前最为主流的AD致病假说。Aβ通过其前体蛋白(amyloid-βprecursorprotein,APP)在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β-siteAPPcleavingenzyme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