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印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经济正义思想的专题性研究。经济正义,是指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关系两者对于社会所有成员的公平性。然而,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理念的传统经济学崇尚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中的伦理道德显得苍白乏力,分配不公、民主体制不完善、弱势群体保障脱节等无一不是经济正义缺失的体现。正是对于传统经济学这一缺失的关注,阿玛蒂亚·森的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实质就是重建经济学问题中的伦理层面,将伦理与道德作为评价标准运用于经济体制,崇尚在经济体制中融入人文关怀。作为出生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不仅理解西方经济社会的问题,而且更深刻地了解诸如其母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故而,“作为经济学界的良心”,其理论的根本旨趣在于“捍卫全世界贫穷的、被剥夺的人们的”利益,更注重经济发展和自由之间的内在关联而非割裂。这对于正致力于全面发展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研究阿玛蒂亚·森的经济正义思想:首先是对于阿玛蒂亚·森的正义观理论追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美德开始谈起,和之后的对其理论有着深远影响的亚当·斯密正义观、马克思正义观,一直到现代的福利经济学作为基础的理论渊源进行阐述。其次是阿玛蒂亚·森经济正义观对现当代正义观的扬弃,通过对当代功利主义,新自由主义,罗尔斯正义观,以及诺齐克自由至上主义进行分析,阿玛蒂亚·森认清这些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是对阿玛蒂亚·森以“可行能力”为核心的经济正义思想的分析,包括对可行能力和实质自由的解读以及民主与自由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归纳出从自由角度看待发展的理论优越性。最后总结了阿玛蒂亚·森经济正义思想对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启示,具体包括分配正义与程序正义问题、腐败诱因及其治理方法、弱势群体中的可行能力贫困以及防护性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