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期货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期货市场还不发达,2004年“中航油”事件和2005年“国储铜”事件损失惨重,由此引发“定价权”与“参与权”话题。我国期货业应如何发挥好“中国因素”的优势,在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中处于有利地位,使我国期货业发展引起广泛的重视。沪铜作为我国期货市场最大的交易品种之一,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目前不仅是国内铜的定价中心,也成为国际三大铜交易中心之一,对于提高其国际定价权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中,其内在机制促使期货市场基本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套期保值者是市场发展的源动力,套利和投机行为将极大地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并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本文通过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深入了解沪铜期货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检验其价格形成机制的有效性,最后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简明的沪铜期货价格形成模型,进一步解释期货价格形成机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我国期货市场运行的真实情况,为加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对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建设、开发新的期货品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为期货投资者利用沪铜期货做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提供一种思路,对期货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首先从商品期货价格理论入手,分析商品期货价格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做出统计分析。影响沪铜期货价格形成的众多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供给关系、宏观因素、行业因素、相关市场以及交易者心理行为和基金炒作几个方面。对沪铜期货价格形成的众多影响因素做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以判断哪些因素是沪铜期货价格形成的“价值重心”。
然后通过实证研究的形式,深入探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的形成机制,以检验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采用协整及因果关系理论对沪铜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LME铜期价的长期趋势及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基差是某一个商品期货合约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报价之间的价差,其值等于现货价格减期货价格。基差的变化情况是套期保值能否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文中选择近几年的几个合约作为代表,分阶段地对沪铜期货的市场表现特征与套期保值功能做出分析。发现近年来的合约的基差风险明显小于现货风险,合约的套期保值效果值达到0.7以上,说明铜期货具有发挥套期保值功能的条件。
跨期套利是在同一市场同时买入卖出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同时将这两个合约对冲平仓,达到获利的目的。对近、远期合约的价差表现做出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牛市”期货市场投机气氛极浓,而使近期合约几近疯狂,远期则逐渐趋于平淡的特征。
最后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建立沪铜期货价格形成模型。选择影响沪铜期货价格的九个重要影响因素:上交所库存、铜表观消费量、美制造指数IP、中国工业生产增加值增长速度,LME铜期货三月连续价格、沪铜现货价格、美元对人民币汇率、CRB和OECD先行指数作为自变量,建立了沪铜价格估计的逐步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目前影响沪铜期货价格最主要的因素是LME铜期货价格和上交所库存。同时,为更深入地了解各因素在沪铜价格形成中所占的权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该九个变量进行了因子计算。其结果显示,模型中的两个主因子解释了沪铜期价89.82%的变化规律。第一个主因子在伦铜期价和国际宏观行业指标上面有较大的载荷系数,反映了相关市场对沪铜价格变动的影响,它对全部初始变量的方差贡献率高达70.794%。第二主因子则反映了供给因素对期铜市场的影响。因此,在预测未来的沪铜期货价格时,国际经济情况及“中国因素一、“上海库存”也十分重要。本文的实证结果对铜相关企业、期铜投机者、经纪公司及政策制定者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