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党规建设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就注重以党规党纪对政党行为予以规范,并对此作了相关阐述。列宁在对其继承的基础上,针对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需要,对党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两者共同构成新时代依规治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成为新时代依规治党理论与实践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党规建设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就注重以党规党纪对政党行为予以规范,并对此作了相关阐述。列宁在对其继承的基础上,针对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需要,对党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两者共同构成新时代依规治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成为新时代依规治党理论与实践的直接来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管党治党的力度,重视发挥党内法规在管党治党中的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长期性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依规治党”,开启了“党规之治”的新局面。概括来讲,依规治党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依规治党独特优势的彰显,更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现实需要。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个章节,主要研究新时代依规治党的基本理论、重要意义、已有成效和经验、有待完善的地方以及对应路径。具体而言: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依规治党的基本理论。本章从依规治党概念着手,在区分依规治党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依规治党作了明确界定;为保证依规治党的推进沿着正确的方向,分析归纳了依规治党的基本原则;为给深入推进依规治党提供相应策略,尝试对依规治党的制度构成进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实施体系以及党内法规保障体系三个组成部分,从而完成了从概念—原则—内容三个方面对依规治党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的任务。第二章主要阐释新时代依规治党的重要意义。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传统优势、依规治党的独特优势、依规治党的现实需求来分析新时代依规治党的重要性。本章将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党内法规的历程划分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党规建设进行了分析概括。而依规治党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为通过将法治思维融入管党治党全过程来不断提升党内法规体系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而依规治党的现实需求则来源于治党、执政、治国三个方面。第三章主要概括总结新时代依规治党取得的成效和主要经验。新时代依规治党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治党的执行力显著提高,依规治党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新时代依规治党的主要经验概括来讲主要有五条,即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制定与实施并重。第四章重点深刻分析新时代依规治党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及其存在的原因。新时代依规治党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集中体现为:党内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党规执行不力、党规同国法衔接和协调不畅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具体来讲,第一个不足之处主要是由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制定权限不够明确、制定过程中民主参与度不够、质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四个方面造成的。而第二个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党内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执行机制不健全、执行文化构建不力。第三个不足之处则主要是由党内法规的法治化程度有待提高、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立法与转化机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不够完善三个方面造成的。第五章着重探讨新时代依规治党进一步完善的路径。针对第四章分析得出的依规治党仍需要完善之处产生的原因,提出推进依规治党深入发展的具体路径。具体而言,围绕党内法规的制定工作、制定主体以及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来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通过创新内外转化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为提高依规治党执行力提供动力和保障;通过提高党内法规的法治化程度、健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立法与转化机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来进一步实现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独具匠心,以党内法规的体系化、执行力、体制机制建设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依规治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依规治党深入党心”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亟需完善之处。未来推进依规治党的深入发展仍需要在吸收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聚焦党规的体系化、执行力以及与国法的衔接协调,进而实现党内治理的法治化。
其他文献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是用于增材制造的重要成形方式,具有高自由度、高效率、低损耗等优点,适用于制造传统方法无法直接生产的复杂形状零部件,尤其适合内部复杂精细结构,如发动机、热交换器、涡轮机以及骨科内植物等。然而,SLM成形过程比较复杂,可变参数众多,通常涉及剧烈的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严重影响制件精度和使用范围。特别是SLM工艺引起的孔隙等缺陷的存
低合金钢力学性能优良且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铁路、建筑、海上油气平台等领域。随着海洋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海洋工程的极速发展,传统低合金钢在恶劣海洋环境中的服役性能显著降低,亟需开发具有更好耐蚀性和力学性能的新型低合金钢以满足长期安全服役的需求。合金元素及其配比、复杂的环境因素及漫长的服役周期决定了新型低合金钢的服役性能。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信息学方法以其强大的数据拟合和知识挖掘能力在预测材
3D过渡金属高熵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优异的低温性能和抗辐照性能,在航空航天、超低温容器和核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与传统合金相比,铸坯缺陷更严重和加工更容易开裂是此类高熵合金规模化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为突破这一瓶颈,本文设计了四种CrxMnFeNi(x=0.8~1.5)过渡金属高熵合金,并开展了合金凝固特性、高温热变形行为和服役性能的系统研究,明确了单、双相高熵合金凝固机理和热变形机制,揭示
由于中国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钢的研发一直是冶金界探索的热点之一。稀土元素独特的外电子层结构使其在钢铁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加入钢中可以改善力学性能。针对低温钢,目前稀土对微观组织及低温韧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尚比较局限,且在实现工业化稳定生产和替代价格相对较高的元素方面还未给出理论解释。因此,本文围绕C-Mn和Ni系低温容器钢的微观组织和低温韧性,在冶炼-热轧工业化生产过程,研究了全工序Ce对C-Mn
论文针对150 t转炉生产低碳低磷钢炉衬侵蚀严重的问题,通过热力学模拟、实验室实验、工业试验对炉衬侵蚀机理、低碳低磷生产工艺、炉渣对炉衬的侵蚀、炉衬维护技术展开研究。阐明了生产低碳低磷钢时炉衬的侵蚀机理,优化了转炉冶炼后期加料制度和终点控制工艺,提出了生产低碳低磷钢炉衬综合维护方案,为提高转炉冶炼低碳低磷钢炉衬使用寿命及保障生产稳定顺行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转炉生产低碳低磷钢炉衬侵蚀机理研究结果表
C700R-1镍基耐热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塑性、耐腐蚀性、热加工性和焊接性,且在700℃和35MPa压力下105h外推持久强度大于100MPa,已被选为700℃汽轮机转子备选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镍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普遍存在凝固偏析,包括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前者将导致枝晶尺寸内元素分布不均,增加了后续热加工和热处理的难度;后者将导致合金内部出现大范围的成分不均的现象(镍基合金中常见的为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芯片制程工艺的不断进步,电子器件逐渐小型化与集成化,导致电子器件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大,工作发热十分严重,散热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器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较低的热导率,传统的电子封装材料已经不能满足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急需开发新一代具有高热导率和低热膨胀系数的电子封装材料。金刚石颗粒增强铝基(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调控的热膨胀系数、可靠的力学性能和
核电是重要的低碳能源,但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证明在事故工况下,传统Zr合金包壳材料无法满足安全要求。各国正在积极寻求事故工况下仍能正常工作的耐事故容错燃料系统及其包壳材料,同时,大力研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和可控聚变能。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FeCrAl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已成为事故容错燃料(Accident Tol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节能减排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满足低排放和安全性的双重要求,高强度高塑性汽车用钢的研发与应用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中,淬火与配分(Q&P)钢利用马氏体组织提升强度并利用亚稳残留奥氏体的TRIP效应提高塑性,但由于碳配分对温度较为敏感,需要相对复杂的Q&P过程和精确的温度控制,中锰TRIP钢通过合金设计和逆转变工艺控制得到细晶铁素体+奥
非晶合金带材是一种兼具绿色制备和绿色应用的“双绿色”软磁功能材料,其制造流程短,与冷轧硅钢片的生产过程相比,可节能约80%。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生产的牌号1k101的铁基非晶带材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1.56 T,低于硅钢材料约20%。磁性材料的Bs与器件的功率密度直接相关,因此提升非晶合金材料的Bs成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日立金属率先开发了 Metglas2605HB1(Fe82Si4B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