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患者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中局部心肌灌注、局部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与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以及评估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判断CTO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术确诊的114例CTO患者,所有患者冠脉造影术后1个月内接受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首先将入组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分成侧支循环不良组(Rentrop 0-1级)和侧支循环良好组(Rentrop 2-3级),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后通过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得到相应血管闭塞部位静息局部心肌灌注缺损评分(Regional Rest Score,RRS)、局部室壁运动(Regional Wall Motion,RWM)及局部室壁增厚率(Regional Wall Thickening,RWT)评分,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评估CTO患者侧支循环分级与RRS、RWM、RWT评分的相关性。最后,我们对114例患者进行随访,以RRS评分是否异常分成局部灌注良好组(RRS≤3分)与局部灌注不良组(RRS>3分),另外对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良组根据RRS评分是否异常分别分成两个亚组,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为终点事件,对以上患者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状况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差异分析。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共114例CTO患者,其中66例(57.8%)CTO患者为侧支循环良好组;48例(42.2%)CTO患者为侧支循环不良组。其中36例(31.5%)为左前降支CTO患者,22例(19.2%)为左回旋支CTO患者,35例(30.7%)为右冠状动脉CTO患者,21例(18.4%)为多支CTO患者。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CTO患者,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中RRS、RWM、RWT评分与侧支循环分级呈负相关,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左前降支(单支)CTO的患者,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中的RWT评分与侧支循环分级呈负相关(P<0.05);对于右冠状动脉(单支)CTO的患者,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中RRS、RWM、RWT评分与侧支循环分级呈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1、与局部灌注良好组(RRS≤3分)患者相比,局部灌注不良组(RRS>3分)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更高,并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RRS>3分组的患者MACE发生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而且两组MACE事件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og-Rank x~2=4.6,P<0.05)。2、在侧支循环良好组的患者中,与局部灌注良好组(RRS≤3分)患者相比,局部灌注不良组(RRS>3分)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更高,并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RRS>3分组的患者MACE发生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但是两组MACE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Log-Rank x~2=2.29,P>0.05)3、在侧支循环不良组的患者中,与局部灌注良好组(RRS≤3分)患者相比,局部灌注不良组(RRS>3分)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更高,并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RRS>3分组的患者MACE发生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但是两组MACE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Log-Rank x~2=1.39,P>0.05)结论: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中RRS、RWM、RWT评分与CTO病变的侧支循环分级呈负相关。随着闭塞相应区域心肌灌注缺损评分的增加,MACE发生率会出现明显上升趋势。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冠脉造影可以对CTO病变的侧支循环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充分评价,对评估CTO患者侧支循环的有效性有较大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