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2002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正式启动。这一课题依据新课标精神,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缺乏个性、概念化、成人化、抄袭成风的种种弊端,组织研究人员,确定实验学校,很快在全国进行试点。这一举措推动了新课标的实施进程,2004年新课标正式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主编顾振彪先生在《关于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的对话》中,把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28条阶段目标中最重要的一条归结为:作文教学要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这就是说,要落实新课标,必须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本文阐述了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出的依据,个性、个性化作文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探讨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部分对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出的背景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提出,有其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我国历代作文教育家辛勤探索的结晶。 第二部分对个性、个性化作文和个性化作文教学进行了诠释。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几个方面揭示它们的本质属性,确定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探讨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从作文内容、教学技巧、教学形式、思维培养和评改方式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从实践上初步确立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训练体系。 个性、个性化作文和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是子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使它们协调统一。该选题来自中学教学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会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