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贷风险是所有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特殊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要比其它的金融机构和组织更为脆弱,承受更多的风险。这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农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转变经营方式、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纷纷进入农村市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用社如何提高效益,防范各种风险,这是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信用社管理体制的现状,建立信用社风险防范系统应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建立金融市场环境监控体系。信贷是货币在市场中的流通过程,社会、经济环境的状况直接决定了货币流通的效率。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在进一步的发展之中,来自政府的政治和经济的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和控制还相当明显,缺乏对市场环境宏观的把握和预期无疑会承受巨大的风险。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各金融机构向农村市场的渗透;关注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利税、利率的变动方面的政策法规导向,降低信贷成本,引入市场风险分流和分担机制。其次是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来防范风险,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低下是农村信用社的最为薄弱之处,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缺乏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法人、责任人治理体制。严格落实贷款管理责任制,建立收放责任制。建立风险防范操作规范,严格信贷流程的规章程序,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还要加强信贷过程的监管,明确信贷的“连带”责任,建立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健全贷款收放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再次是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无论是对市场环境的监控,还是内部的监督管理,都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接收、分析、整理和反馈基础上的。要建立信息专职管理部门,消除信息非对称,完全市场信息;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建立农户信用记录,并及时向各职能部门反馈信息和及时修正市场和农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