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大惯量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舰载导弹武器是大型水面舰艇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形成水面舰艇作战和防御能力的核心力量。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舰载武器发射平台在复杂海况下对目标的跟踪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载发射平台实质是具有大惯量特性的运动伺服系统,在伺服过程中,发射平台传动链会受到非线性摩擦力矩、传动间隙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同时会受到舰船摇摆带来的惯性力矩扰动,且随负载惯量增大其影响更为显著。除此之外,大惯量会带来系统谐振频率降低,系统带宽变窄的问题,从而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如何克服这些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提高舰载平台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与抗干扰能力,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与重点。本文基于对舰载平台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建立包括速度环与电流环的交流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器用于系统的位置伺服控制,以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系统的内外总扰动并结合TD前馈控制改善伺服系统的静态与动态特性。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舰载发射平台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基于姿态变换矩阵、动量矩定理和牛顿欧拉法等进行了舰船摇摆工况下舰载平台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对永磁同步电机建立矢量控制数学模型,并基于此进行了舰载交流伺服系统三闭环控制的分析。分析舰载大惯量伺服系统中间隙、摩擦力矩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伺服的影响,并建立间隙与摩擦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大负载大惯量对系统谐振频率、扰动力矩的影响。2、针对舰载平台伺服系统的不确定性设计自抗扰控制器用于舰载平台俯仰系统与方位系统的位置伺服控制。通过构造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内外扰动进行估计并动态补偿,将控制对象变为积分串联标准型,同时为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扩宽系统频带,提出基于跟踪微分器的前馈控制与基于“小误差大增益,大误差小增益”思想的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并进行结合得到控制量。并对自抗扰控制器的稳定性进行推导证明,对自抗扰控制器的部分参数整定原则进行分析与仿真验证。3、针对自抗扰控制器较多参数且互相耦合影响难以整定的问题,本文从智能寻优角度设计合适的适应度函数与粒子群算法参数实现粒子群算法在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上的应用,并对整定参数后的自抗扰控制器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4、分析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以JDSPF28335为核心完成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器设计,以舰载发射平台原理样机为试验平台,通过试验对理论与仿真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证明了自抗扰控制器在舰载伺服系统控制中的可行性与良好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新一代飞行器热结构部件对热防护材料的需求,提升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烧蚀性能,本文以C/C复合材料为基础,采用反应熔渗工艺快速、高效地将ZrC陶瓷组元引入到C/C复合材料基体中,制备C/C-ZrC复合材料。通过对C/C复合材料坯体特性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密度、不同结构C/C坯体的熔渗效果。重点探讨了细编穿刺、针刺结构的碳纤维预制体和沉积碳基体、沥青碳基体对RMI法制备C/C-ZrC
半导体后道封装过程中的关键就是如何实现功能芯片与电路引出端的信号交换,一方面实现外部指令可以正确有效的下达到芯片内部,另一方面保障内部响应信号可以快捷无误的传送至外引出端。在多种封装互连方式中,引线键合工艺由于普适性高、可实现性强等优点作为大家首选的互联手段。键合金丝作为当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芯片互连材料,有着优异的导电、导热、抗氧化性,可用于高密度、高可靠的封装领域。在器件服役过程中,金丝和铝
纵观国内外发展现状不难发现,针对以水、气体为介质的浮动环密封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和全面,但其应用基本局限在工业领域;少部分基于航天领域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单相稳态假设这一阶段。因此,在航天领域所必需的低温条件下,对以低温流体为介质的浮动环密封的两相流研究工作亟待开展。本文不仅丰富了航天低温浮动环密封的研究内容,扩大了研究范畴,也为低温浮动环密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本课题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子器件信息传输能量要求愈来愈高,电子封装朝着尺寸微型化,元件高集成化方向发展。为满足电子封装焊点越来越密集的新需求,球装阵列封装(Ball Grid Array,BGA)应运而生,并成为目前的主流封装形式。统计结果表明,对于电子封装结构来说,焊点等互连结构是电子器件中最易发生失效的位置,而且温度和温度循环是导致焊点损伤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以BGA封装电路板
近年来,航空航天事业突飞猛进,众多的航天器发射成功。对于这些航天器在空中的变轨、交会对接等的控制,需要姿轨控发动机产生推力来完成,因此姿轨控火箭发动机在现代空间飞行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火箭发动机在点火时产生的推力是一个空间力矢量,作用力方向一般偏离发动机喷管几何中心线,推力矢量可用推力偏移δ,推力偏斜角α等参数来描述,需要对推力矢量参数进行测量,同时对测量的不确定度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对推力矢
近年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例如电动汽车充电、航空航天以及石油化工等狭小、非结构化环境。传统工业机器人受其自由度数量及臂杆结构的限制,难以完成相关作业,因而近乎连续的、可控变形的准连续型机械臂(绳索驱动连续型机械臂/超冗余机械臂)应运而生。但准连续型机械臂受到臂杆及关节结构、长度、重量、驱动布局等要素的限制,较难满足狭小、非结构化环境下长臂杆、大关节角度移动搬运操作等要求。本文提出一
近年来,以激光绝对距离测量技术为代表的激光测距技术日益成熟,而随着飞秒光学频率梳的出现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绝对距离测量技术又迈上了新的台阶。飞秒光学频率梳得益于其优越的频率稳定性,可以很好地实现传统测距光源的频率校正,也可以直接作为测距光源参与测量。但是由于飞秒光学频率梳有着不同于传统光源的特性,使得距离测量结果的解算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在基于飞秒光学频率梳频率校正的FMCW绝对距离测量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出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随之上升。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关优化措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商业运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优势促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更加便捷,使企业具有自律性和监督性,文章分析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期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要将分公司的经济和业务活动与企业整体的经济联系起来,仅仅依靠组织的内部控制和评估,会显得分散和薄弱,因此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内部需求,对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监
连接器自动对接技术是火箭发射过程的关键技术,历史上多次因推进剂加注过程发生事故导致火箭发射失利,而该技术又能明显提高火箭发射效率,因此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效益,备受世界航天强国的重视。随着运载火箭的重型化、连接器集成度的上升以及对接环境要求的提高,常规PID控制器逐渐难以满足连接器自动对接系统的控制需求。为了适应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好控制性能的控制器,这对于保护箭体不受撕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