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所有权是完全和独立的物权,具有高度的排他性、支配性和完整性——具有完全的绝对性,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权能。这种所有权权能的划分方式既非必要,也不能涵括全部权能形态,可以考虑将所有权划分为控有和增益两种权能。所有权的权能重心正面临着从“单一归属”到“有效利用”的转变,而这一变迁发生在“后契约”时代财产理论和民法基础理论变革的大背景之下。
论文在以下几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研究的尝试:
首先,分析批判了所有权权能体系的传统认识和共识观念,提出“控有”和“增益”两大权能的划分方式,在强调所有权的整体性的同时凸显了“增益”权能的重要地位。
其次,检讨了所有权绝对性观念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流变,分析了所有权具有的“独立层、相对层和整体层”三层次内部结构。为讨论物尽其用的所有权权能转变奠定言说框架和理论基础。
再次,借用政治学-社会学上的“公共空间”概念,赋予其财产法意义上的外延和内涵,分析当代社会财产公共性增强和所有权“效用优先”的安排。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案例分析,论述了所有权的行使正面临、应当以及如何“效用优先”的问题。
最后,在分析所谓“契约死亡”的原因之后,提出了目前正进入一个“从契约到资格”运动的时代。结合案例分析,并从古代典籍中搜寻有关素材进行解读,试图在“后契约”时代找出所有权对人性的回归之维度。从所有权结构论的微观实证和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两大视角论述了所有权权能重心转变为“有效利用”的丰富内涵。所有权权能转变正是在这样一个变迁中的法学时代之基础上展开,并将在促生个人技能全面提升的基础上促进个人自由,在促进人际交流的基础上引致人群间的人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