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开发IBD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猴头菌(Hericeum erinaceus)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对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均有一定疗效。本论文研究了猴头菌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了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开发猴头菌提取物作为IBD治疗的候选药物奠定了基础。首先,分别制备猴头菌粗多糖组分(HECP)和醇提组分(HEEE),其得率分别为27.10%和43.01%。HECP中多糖和蛋白含量较多,分别占据57.81%和10%,其中多糖水解后主要含有葡萄糖(48.04%)、半乳糖(9.72%)等6种单糖。HEEE中脂肪含量较高,占31%,其中含有油酸、亚油酸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连续7d给小鼠饮用2%DSS溶液获得结肠炎模型小鼠,同时通过灌胃分别给予其HECP和HEEE,并对其作用进行药效学评价。初步结果表明,HECP与HEEE在一定剂量(250 mg/kg/d和500 mg/kg/d)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结肠炎效果,与DSS造模组相比,小鼠体重增加、髓过氧化物酶(MPO)值降低了2-3倍、结肠长度增长了19.24%-33.21%,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其在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结构等方面都有一定改善作用。并且HECP和HEEE能够减少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产生,同时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说明HECP和HEEE可以增强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检测发现,HECP和HEEE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说明HECP和HEEE较好地抑制了炎症的程度。为进一步阐述HECP和HEEE的抗结肠炎机理,利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来探究HECP和HEEE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HEEE对LPS诱导的炎症细胞的NO分泌水平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呈剂量相关,同时HEEE可有效抑制IL-1β的分泌,从而达到抗炎效果。本文还尝试从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变方面初步探讨了HECP抗DSS诱导结肠炎的机制。利用PCR-DGGE技术对小鼠第七天粪便样品16S r RNA V3区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通过DGGE特异性条带的切胶回收及测序鉴定获取了不同组小鼠粪便样品的种群结构关系。结果表明DSS能够扰乱受试小鼠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肠道内C.cocleatum含量比正常组有所增加,A.muciniphila和B.intestinihominis含量则减少,而HECP的摄入则总体上提高了肠道细菌多样性,抑制了因DSS摄入而造成的肠道微生物变化的趋势。此外,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鼠第七天粪便样品16S r RNA V3区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细菌数量和种类均明显下降,在正常肠道中为优势菌的厚壁菌和拟杆菌在结肠炎小鼠肠道中占比分别下降了3.31%和46.78%,DSS组小鼠中变形菌数量显著提高,占20.47%;HECP的摄入一方面降低变形菌数量,并显著提高厚壁菌数量,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细菌的多样性,对改善并稳定肠道微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HECP和HEEE可以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水平有关,此外,HECP还可能通过增加肠道群落结构多样性,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起到预防并改善结肠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