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污染型工业区是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工业聚集发展的工业经济集中区域,受传统的生产技术条件限制,其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成为限制工业区继续发展的不利条件,并使得工业区逐渐衰弱直至淘汰。这一现象引起世界各国对重污染型工业区的关注,各国学者也对重污染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开展积极的探索。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是全国工业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之一,其落后的生产技术、“三高一低”的生产模式,给地区带来严重的工业污染,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在当前循环经济、“两型”发展理念的倡导下,清水塘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生态工业理念、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分析总结了德国鲁尔老工业区的产业结构多元化转型模式、美国锈带工业区的技术改造转型模式、法国洛林工业区的产业更新转型模式及国内上海宝山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模式和首都钢铁搬迁转型模式,归纳出国内外重污染型工业区转型的经验和借鉴意义。文章以重污染型工业区清水塘工业区为研究对象,依托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清水塘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差”水平结论,由此明确了清水塘工业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工业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模式,提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搬迁重污染型产业部门、调整中小型企业、培育两型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化空间布局六大转型思路和相关的保障措施。六大产业转型思路对促进清水塘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清水塘工业区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搬迁重污染型企业可有效的减弱工业区的污染强度,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有效的优化工业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其循环经济的发展;空间布局优化能够为工业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推动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