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环形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瓶颈。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易造成交叉口的交通拥挤与堵塞,使得交叉口区域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导致城市的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在环形交叉口入口处设置信号控制,是解决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的交叉口区域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这项研究对于增加环形交叉口区域的通行能力和减少区域的排放总量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搭建了车载测试系统试验平台,通过实际道路测试试验,采集不同机动车型的运行工况数据及排放数据,构建了基于不同车型瞬时尾气排放率与车辆行驶工况数据对应的数据库;建立以行驶工况与道路坡度在内的比功率微观排放模型。2.通过对环形交叉口(卫星广场)实际交通区域的道路结构、车道组成、交通流调查,以及不同车型转向比例等相关参数的实际调查,在微观仿真软件Paramics中输入相应的环形交叉口的参数,建立长春市卫星广场环形交叉口区域的拓扑结构图,为下一步进行该交叉口的交通仿真和结合微观排放模型计算交叉口区域的排放量奠定基础。3.通过微观仿真软件仿真输出环形交叉口区域机动车单车的实时速度、加速度等行驶数据进行比功率计算,通过与之前建立的微观排放模型相结合,计算环形交叉口不同车辆污染物气体的瞬时质量排放率和车辆排放总量。依据仿真和计算的结果,评价环形交叉口区域道路车辆排放污染状况。4.通过前面对环形交叉口排放量的计算,为了改善其交通环境质量,采用对卫星广场环形交叉口的各个入口处增加信号灯的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交通优化配时软件Synchro对环形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优化,并结合仿真软件Paramics进行信号配时后的仿真,应用微观排放模型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卫星广场区域改造后的排放量。5.通过对有无信号控制下的环形交叉口的排放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高峰时段在卫星广场增加信号控制能有效的降低该区域车辆的污染物排放。相同车流量条件下有信号控制比无信号控制时CO, HC, NOx气体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20%、12.22%、7.44%。通过仿真软件VISSIM对卫星广场加设信号控制进行仿真并输出交通流参数,得到车辆平均延误减少56.5%,平均停车速度减少45.2%,饱和度减少41.5%,同时平均行驶速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整个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流更通畅。综上所述,针对环形交叉口高峰期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现状,将无控环形交叉口增设交通信号控制改为有控环形交叉口,是一种减少交通拥堵和改善交通环境状况的既经济又实用的可行方式。本文的研究就如何在环形交叉口区域实现低碳化和节能减排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探讨,并寻求解决环形交叉口区域交通环境污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