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身的和谐三部分,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指人的心灵和谐,心灵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培育人们心灵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工作。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总是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有时甚至会上演令人扼腕的校园悲剧。那么,什么是大学生心灵和谐?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和谐?如何培育心灵和谐的大学生?本文正是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培育方法。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灵健康水平与和谐水平,最终以和谐的心灵走上社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和培育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①总结了前人对心灵和谐以及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研究,并且阐述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涵义;②例举了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现状,并深刻的剖析了原因;③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和目标。④指明了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途径和内容。本文的重点是:①总结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情况及影响因素;②提出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③指出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途径。本文的创新点有:①将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②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内涵;③有重点的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育途径。通过文献阅读和调查分析,笔者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学生心灵和谐既包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又包括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的要求相符,是大学生个体的生活,教育和心理等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过程。大学生心灵和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等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②影响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因素有大学生本身的不成熟性、家庭教育观念偏差、高校教育片面化和社会不良因素四个方面,主要原因是高校教育片面化,但是不能忽视其它因素的影响。③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培育应该是一个以高校培育为重点的全面培育,高校应从树立精神支柱、提升道德品质、加强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人文关怀五个方面培育大学生心灵和谐。但是,仅靠高校的培育是不够的,在高校培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大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培育。总之,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