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代价使得环境与发展成为倍受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全球性问题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资源匮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更是人、自然、社会之间多层次矛盾与各种利益矛盾的集中体现。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已成为时代的问题与难题。首先是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不断进入人类的视野且受到普遍的关注,最充分的理据是人类的持续生存受到其极大的影响,历史向前推进的同时资源环境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人类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与科技理性不断的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环境,往往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其次是由资源环境问题引发的人际矛盾冲突,在实践与现实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更具有基础性,正如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精辟论述中指出的“社会才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源环境问题表面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失衡,实质上则凸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体人性的异化与危机、群体间在环境权益上的矛盾分歧与利益冲突以及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方面。最后是全球环境非正义现象的突显,全球环境不平等或环境非正义指在资源环境保护实践中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权利与责任以及主体的被承认与尊重问题上的巨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悬殊的贫富差距、越境的废物倾倒与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等方面。
正是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重要性,促使着人类从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思考人、自然、社会间的全面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富人与穷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等在享有环境权利与承担环境义务上的公平与正义,以真正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解。而环境正义正是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深层追问与认识,寻求达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正和解,是对当代环境伦理视域缺失的填补与超越。其主要包括寻求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正义的种际正义与寻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在享用与维护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权利与责任、索取与贡献的平等与正义的人际正义两个伦理向度。
在环境问题上寻求道德共识与伦理相容性是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意识的觉醒。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未有的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匮乏问题、贫困饥饿问题等严峻的挑战,而这些跨越国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与解决的共同的道德课题。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性的价值,在全球环境问题上,人类公共理性与共享的价值秩序是推动不同国家、民族跨越文化与社会、宗教与世界观冲突,而共同应对眼前问题的具有创造性的互动关系的力量。在本文中,环境正义实践原则的间架将在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普遍体认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的伦理价值与原则。具体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地球支撑性原则与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普遍伦理正义原则,以共同实现环境正义,而环境正义的现实价值还在于推进环境伦理学的实践意义与价值,促成环境保护的实现以及使得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