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控理论(又称操纵理论),是翻译研究文化派中的一个著名理论。该理论开启的“文化转向”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在突破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新篇章。
本文主要讨论儿童文学翻译中应该注意的策略问题。文章从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弗菲尔的操控理论出发,结合儿童文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指出操控理论三因素尤其是意识形态和赞助人这两个因素对儿童文学这一特殊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在充分肯定操控理论及其对文学研究指导作用的基础上,本文还指出其局限性。该理论过分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被操控这一面而忽视了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是有其主体性的。同时,该理论过分夸大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对译者的操控性而摈弃一些传统理论学派的观点诸如翻译中的对等问题。
针对操控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其局限性,本文采用解释说明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归纳法对The Wind in the Willows(《柳林风声》)的四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是如何对译入语文本进行操控。论文并不是要对四个中译本做一个孰优孰劣的定性判断,而是试图通过对译本的研究来揭示操控理论三要素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影响,进而归纳出儿童文学翻译中可以考虑的基本策略。本文指出在翻译的过程中针对儿童这一隐性赞助人相对较低的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社会主流意识对儿童的关注以及对儿童文学的诗学要求等操控理论要素,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儿童这一隐性赞助人的存在,读者关照需要时时牢记。但是译者不仅仅被操控也需要积极发挥其主体性。至于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问题,本文主张归化应为首选策略,异化则为辅助策略。虽然操控理论从传统翻译研究中“科学”、“理论”以外的领域出发,但是翻译的研究应该是各种理论之间相互补充的。所以至于总的翻译效果来说,应该尽量追求效果匹配包括“意思对等”,“风格对等”等各方面的对等。
儿童文学及其翻译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未能引起广大翻译界的足够关注,对其研究也严重缺失。通过本文希望能对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一些策略方面的参考。进而引起广大研究者对这一特殊文体翻译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