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灵魂观念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总在追问自身存在的意义,正是对意义世界的追寻使得人区别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人首先要认清自身存在的原因。通过对早期中国及古希伯来、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一些原始文明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人类普遍以灵魂来解释自身生命存在的原因。亦即是说,灵魂观念乃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理解,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追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将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汉代,是受到佛教等异质文化影响之前中华民族整体性格及文化传统大体形成的历史时期,对这样一个时代的灵魂观念进行考察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本文主体分为上下两篇,以灵魂观念为中心,从灵魂之“体”到灵魂之“用”,由存在到超越,全面考察汉代人对自身本然生命及应然生命的认识。上篇三个章节分别针对“人类生命现象的原因”、“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以及“人死后是怎样的存在”三个问题,考察汉代人对于自身生与死之现象,亦即是人之本然生命的认识。在汉代人看来,人的生命现象是因为灵魂的作用。灵魂由“魂”和“魄”构成,它们分别来自天和地,是人的精神现象和肉体活力的原因。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形成了人的生命,两者的分离则意味着人的死亡。天地之神圣性使人的灵魂分有了神性,带着神性的灵魂于是趋向于永恒。然而,人生存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有朽的,人只是一个有生有死的有限者。有朽之物不能带给人意义感,只有永恒的,才是有意义的。灵魂中的神性于是驱使着人们去超越这个有限的存在,达于神之存在的永恒之境。在汉代人看来,神圣的仙是人类最理想的存在形式。本文下篇围绕着仙与凡之间的典型区别,展开对汉代人如何认识人之应然生命,也就是如何超越现世存在的考察。仙凡之间最显著的不同表现为永恒与有朽、自由与有限以及至善与有善有恶。本篇的三个章节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仙人的肉体与精神同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神所拥有的全能、自由和永恒。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生命不是生命的终极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比生命更多。这更多的部分则以灵魂之“用”的形式体现出来。灵魂之所以有其“用”,正如其名,乃是因为它是具有灵性的存在。正是这份灵性使人得以接近神圣之存在。神不仅是全能、自由和不朽的,他同时还是至善的。完美的德性于是成为仙人的特征之一。汉代人的灵魂观念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于自身生命存在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人是自然存在、精神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而不是其中任何一种单独的存在。三者缺一,人便非人。人同时还是一个开放性的、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一生,是一个超越自身有限性的过程;是一个追求永恒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超越自然存在的过程。
其他文献
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木犀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木犀草素对HSA的
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无形资产的大量涌现,新型交易事项和经营业务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难以完全适应,需要引入能够反映现在和未来经济利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满足决策
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评价改革问题,“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在这一理念下,关于学业评价观念、评价方式的研究呈现出勃勃态势,而涉及到具体
本研究考察了5-6岁学前儿童排序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年龄特点、性别差异,以及排序和推理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被试来自西安市一所幼儿园六个大班随机抽取的70名5-6岁儿童(
20世纪60年代,冯内古特的小说《第五号屠场》一出版就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众多评论。这部书在带给作者写作事业巅峰的同时,还推动了全美一时风起云涌的反战运动;更甚者,人们还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人群发病率达到2%-28%,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西医根据病因将便秘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原
<正>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由于对历史事件的陌生,往往在学习时不能马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实效不明显。如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新奇、有趣的导入法,能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与
蜂花粉是自然界中营养最丰富的天然食品资源之一,含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治疗前列腺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
脑胶质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发生率平均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4.5%;绝大多数该类肿瘤为恶性肿瘤,常导致不良预后。即便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