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视角下的老城空间整合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转型发展的今天,城市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城市在传承文化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空间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特性,只有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才能真正被人认知记住,城市才能具有竞争力。本论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城市中普遍采用“大拆大建”更新老城的模式,在已经形成了大量缺少文化氛围、空间形态单调枯燥的现实条件下,如何依托老城的资源优势,提高文化品质,营造文化场所感,是本文努力研究的重点。为此,本论文主要从城市文化彰显的视角,针对在既有城市空间条件下,探讨文化资源的挖掘、功能的提升、空间的织补、交通的重组、环境的整治等空间整合的策略,通过节点的塑造、线形的串联、斑块的营造、落实到文化网络体系中去的空间整合方法,全面彰显和展现老城的文化内涵和风貌。论文选取了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南京六合老城作为实例,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的结合,探讨老城在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利用老城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现有街道、滨水等线型空间和公园绿地、商业中心、文化设施等公共活动空间进行微循环改造、织补、串联等方法,构建老城的文化空间网络体系,优化改善老城的空间品质。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在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大量查阅、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老城历史文化、文化与老城更新的关系、空间整合的相关理论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国内外老城空间整合的优秀案例进行解析和经验借鉴;第三章从时间和功能两个方面对文化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文化视角下城市空间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总结了文化视角下城市空间的特点;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基于文化视角下空间整合的原则,研究了老城空间整合的模式、策略与方法;第五章对南京六合老城空间的现状、存在问题、价值特色和发展定位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空间整合的思路和策略,并通过“节点空间、线型空间和斑块空间”的具体落实,构建了六合老城的文化空间网络体系,全面彰显六合老城的文化风貌特色。
其他文献
推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是美国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也逐步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因此了解美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和典型模式及案例,并总结其经验,对我国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目标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怎
具有生肌作用的中药对皮肤损伤愈合疗效独特,其机理表现在调节创面免疫活性细胞功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等方面,中药纳米化是中药现代化前沿的创新成果,纳米技术应用于外用
针对高速列车定位问题,比较分析多种定位技术的优缺点。对单一定位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讨论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列车定位系统、基于GPS/INS/MM组合定位系统的工作
<正>1红曲米应用的历史红曲米亦名红曲,是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菌(Monascus)发酵而成的一种紫红色米曲,又称赤曲。红曲米作为一种微生物发酵食品,不但用于肉、鱼、豆类等各种
在参考相关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自编高中英语错题管理调查问卷,对河南省某中学229名高中学生的英语错题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面对错题,部分学生持积极的态度,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