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软组织损伤在临床较为多见,包括慢性劳损与运动损伤等,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软组织损伤特别是骨骼肌损伤的发生率正逐年增加。既往多以临床症状及体征来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及评价,客观性差。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超声、微循环血流灌注、红外热成像等方法对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和评价,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诊断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拟建立大鼠软组织损伤的模型,然后分别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查、超声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检查、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该种软组织损伤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分别观察这四种检查方法对该种肌肉损伤模型的有效性,并比较各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关系,为这些检查方法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软组织损伤组30只。软组织损伤组使用软组织打击装置,造成大鼠双后肢腓肠肌钝性砸伤,之后不作任何处理,正常饲养,形成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第1天从软组织损伤组随机取10只大鼠,与正常组对照组10大鼠分别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超声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检查,最后处死大鼠,取后肢腓肠肌进行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化bFGF染色检查。损伤后第7天、21天分别从软组织损伤组取10只大鼠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超声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检查和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化bFGF染色检查。将获得的数值数据和图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采用钝性砸伤法建立的大鼠软组织损伤模型在造模后第1天、7天、21天其超声检查结果、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检查结果、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化bFGF染色检查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检查结果不同。2、红外热成像检查发现造模后第1天软组织损伤组与正常组有区别,第7天和第21天未发现软组织损伤组与正常组有区别。3、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所反应出的组织形态、血流变化情况相符;超声多普勒检查与微循环血流灌注检查结果有差异。结论:⑴超声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检查、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化bFGF染色检查对大鼠软组织损伤模型具有有效性,即可以采用此三种方法对此种软组织损伤模型进行下一步的研究。(2)红外热成像检查对大鼠软组织损伤有效性差。(3)红外热成像、超声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检查和病理检查各有优缺点,建议临床更多的采用超声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