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精氨酸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物理和免疫屏障的影响机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se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氨酸作为一种功能性氨基酸,需要通过相应的转运载体进入细胞内,发挥其在鱼类的生长、免疫及肠道黏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鱼类肠道作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道重要屏障,对机体的防御系统意义重大。因此,精氨酸的吸收转运及对鱼类肠道物理和免疫屏障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精氨酸的吸收转运机制入手,探讨其对肠道物理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探究精氨酸在肠道的吸收转运机制,运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珍珠龙胆石斑鱼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基因(SLC7A1)c DNA的全长序列,并且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AT1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AT1基因序列全长2319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938bp,编码645个氨基酸,5’-UTR为208bp,3’-UTR为173bp,预测其相对分子量为69.7KDa,理论等电点5.31。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CAT1基因与其他物种的CAT1具有较高的保守性。SMART软件对CAT1 c DNA进行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它包含14个跨膜区。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后肠、脑、体肾、前肠、中肠、心脏、头肾、皮肤、鳃、肌肉、胃和脾脏这12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后肠表达量最高,肝脏中不表达。2.为探究精氨酸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和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配制3种精氨酸水平(1.96%、3.06%、3.74%干物质)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随机挑选初重为20.79±0.04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进行为期6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精氨酸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含3.06%精氨酸饲料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和肥满度(CF)均显著高于1.96%和3.74%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1.96%和3.74%组。在体成分方面,精氨酸对全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以及肌肉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1.96%和3.74%组相比,3.06%组石斑鱼肠道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3.06%组石斑鱼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1.96%组(P<0.05);3.06%组与1.96%组石斑鱼肠道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高于3.74%组(P<0.05);3.06%组石斑鱼肠道丙二醛(MAD)含量显著低于1.96%组和3.74%组(P<0.05)。石斑鱼肠道总一氧化氮酶(TNOS)活性和NO含量均随着饲料精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5)。3.饲料精氨酸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免疫屏障及抗病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肠道TLR22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m RNA在3.06%组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1.96%和3.74%组(P<0.05)。IL-1β和TNF-α基因在3.06%和3.74%组石斑鱼肠道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1.96%组(P<0.05)。3.06%组石斑鱼肠道TGF-β和IL-10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96%和3.74%组(P<0.05)。注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后第16h(hour post-injection,hpi),各处理组的肠道TLR22和My D88 m RNA表达水平均达到最高值(P<0.05),且在16hpi 3.06%组TLR22和My D88 m RNA表达水平最低(P<0.05)。1.96%、3.06%和3.74%组最高的石斑鱼肠道TGF-βm RNA表达水平分别出现在12hpi、8hpi和4 hpi。各组肠道IL-10 m RNA表达水平均在12hpi达到最大值。攻毒后的3.06%组肠道TGF-β和IL-10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96%和3.74%组(P<0.05)。4.饲料精氨酸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形态、物理屏障及肠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精氨酸对肠道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有显著影响。3.06%组的石斑鱼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3.06%组石斑鱼肠道肌层厚度和3.74%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1.96%组(P>0.05)。TUNEL染色结果表明,与3.06%组相比,1.96%组和3.74%组肠道凋亡细胞数量增加。在转录水平上,3.06%组鱼肠道caspase3和p53基因表达均低于1.96%和3.74%组(P<0.05)。1.96%组和3.06%组肠道caspase9基因表达显著低于3.74%组(P<0.05)。3.06%组的石斑鱼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claudin12,claudin15a及ZO-1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96%组和3.74%组。综上,饲料精氨酸可以上调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降低肠道细胞的凋亡并可能通过PI3K/Akt/TOR通路调控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增强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免疫与物理屏障,促进鱼体健康生长。
其他文献
辽东半岛连山关地区古元古代辽河群分布在太古代龙岗陆块南缘,是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一部分,是辽河群各岩组出露完整的地区之一。前人对该地区的构造演化主要是三期构造变形事件,依次为伸展-收缩-收缩的变形事件。当前对辽河群早期构造变形事件形成环境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因此厘清辽河群各岩组的构造变形特点及演化序列,对阐明胶-辽-吉造山带早期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东半岛连山关地区辽河群各岩组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分析M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
Petri网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异步并发的形式化系统模型。Petri网不仅有严格的数学表达形式与直观的图形表现形式,还具备对异步与并发系统进行系统描述与行为分析的功能,为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等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分析思路和框架基础。在Petri网中,托肯(token)的使用必不可少。在对生产制造过程建立Petri网模型时,通常用部分托肯描述可使用的资源,在资源分配系统(Resource Allocati
蝙蝠是多种新发和再发人兽共患病毒的自然宿主,当前已发现的蝙蝠病毒超过200种。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蝙蝠有7科33属135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中、华南、西南等人口密集、气候湿热的地区。本课题组前期调查研究表明,广西地区蝙蝠种类丰富且携带多种人兽共患病毒,而新疆蝙蝠种类单一数量较少,所携带病毒也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为了进一步挖掘广西和新疆蝙蝠携带病毒的本底数据和该地区病毒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利用病毒宏基因组
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特定于妊娠期的疾病,会导致严重的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其特征是妊娠20周开始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有时也会出现头痛及视力改变等症状。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求解非线性算子日益受到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及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的应用,非线性科学在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
研究发现含有曼尼奇碱(β-氨基酮)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消炎镇痛、抗癌、抗精神病、抗高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在织物染料和聚合物化学等材料科学中也有重要应用。因此,曼尼奇碱的催化合成是有机化学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大量的质子酸和金属路易斯酸被用于曼尼奇反应(Mannich反应)的催化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副族金属——钛和锆的四价盐都对曼尼奇反应有很好的催化作用。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K
斑布蚋(Simulium maculatum)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医学昆虫之一,该虫不但叮吸人、畜血液,还传播病毒及致病细菌,严重影响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农业牧业生产及百姓生活。目前国内外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一种原位微区分析技术,是地质领域样品分析的重要工具,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多种矿物矿石中的微量元素。然而,在现阶段质谱分析技术优化进展中,国际上将研究重点放在质谱干扰以及非质谱干扰上,采取一些专业的比值、精密度分析等手段,而国内研究主要涉及到一般应用以及联机应用等技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质谱干扰(同质异位素干扰、多原子离子干扰、双电荷离子干扰)
南盘江盆地位于桂西、黔南及滇东交接部位,地处特提斯与滨太平洋构造交汇处。对于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的大地构造性质及演化尚存在争议,而硅质岩的成因对理解盆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了南盘江盆地上古生界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了相关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硅质岩成因和形成构造环境。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东部(六强和那洋)上泥盆统榴江组有较明显的Ce负异常(C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