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家是对中国文化以至世界文化产生过并仍然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心性问题亦是中国哲学之一主要问题。海内外研究儒家心性论者甚众,成绩斐然。佛教心性问题亦有不少论作。对道家心性问题,学术界存有异议,有人根本否认道家有心性论,有人虽对道家心性问题有所论及,但失之表面,亦很不系统。本文第一次对道家心性问题做出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认为道家有很系统的心性论,道家心性论是与儒家、佛教心性论迥然相异的中国心性论的第三种形态。本文之基本研究思路是,注重儒、道、墨、法、佛之间的横向比较,在比较中凸现道家心性论之特质。同时,改变以往以人物、历史为序的研究模式,变史的研究为论的研究,将道家心性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以把握、阐释其内在之逻辑结构。全文除导言与结语外,共分为八章。分别为道论、性论、心论、情论、人论、命论、生死论、修养论。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人之心性之理论或学说。中国哲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而展开的,但是,天人之际之重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问题必然涉及到心性问题。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之一基本问题。心性论所涉及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追究、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应当过什么样的精神生活?人究竟应当做什么样的人?儒家之言心性,是以其仁义之道为基础和前提的。心性论之提出,在儒家那里,是为了说明如何成仁为义,如何推行仁义之道,是要为其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与现实之出路。在儒家,是先有其仁义之道(为孔子所张扬),而后才有其仁义之道之根基与现实出路(为孟、荀所确立)。此根基与现实出路,即是儒家之心性之学;此心性之学,亦即所谓“内圣之学”,亦即所谓“成德之教”。在佛教,心性论主要是为了说明众生成佛之可能性以及如何成佛的问题。而在道家,心性论不过是道家道论之自然延伸。道家之一切理论无不是围绕道而展开的。道既是生物之原,亦是成物之本,亦是天地万物之本性,亦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亦是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作为生物之原,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亦是非有非无的统一。说它无,是指它无名,它不是任何具体的存在;说它有,是指它并非虚无,而是实实在在、确然不虚的在。非有意味着道并非一物;非无意味着道并非虚无。道不仅是事物存在之本原、本根,同时也是事物存在之根据,是万事万物之本体。道化生万物之后,又作为